[发明专利]基于GPS的用户信息采集与行为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9218.5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0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龙;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K9/6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李凌峰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ps 用户信息 采集 行为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GPS位置服务技术,特别涉及基于GPS的用户信息采集与行为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空间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基于位置的服务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呈现出可观的商业前景,同时为教育、医疗、急救等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如今绝大部分的智能终端会带有GPS功能,而基于位置服务的应用可以利用智能终端的GPS功能采集到用户的位置信息,特别地,对于给定的用户,将其在一组连续时间点上的位置“串联”起来后,就形成他在这个时间段内的行为轨迹数据。在大量用户位置和行为轨迹数据的背后,隐藏了丰富的空间结构信息和用户行为规律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利用,不仅能发现个体用户的日常行为规律和群体用户的共性行为特征,还可以掌握其社交关系信息,这对于诱导服务、应用推荐、朋友推荐、安全监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个人轨迹分析可以进一步获得用户的行为特征和需求分析,如行为偏好、消费能力等,通过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也可对群体轨迹进行分析挖掘,例如城市热点区域信息和群体行为特征。另外,引入文本处理相关技术,从而实现基于用户行为轨迹的城市实际功能的分区识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基于GPS的用户信息采集与行为分析方法以实现有效的根据用户行为轨迹向用户推送服务。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GPS的用户信息采集与行为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系统调用第三方地图API接口文档的对应接口并设置接口参数,采集用户的位置信息及用户所处位置停留时长,并存储至数据库;
步骤2、系统对数据库存储信息进行聚类分析,若用户在任意位置停留预设次数及时长以上的,计为用户常去位置;
步骤3、系统向用户推送常去位置附近的服务信息。
具体的,所述步骤2中,系统采用,meanshift聚类分析方法对数据库存储信息进行聚类分析。
具体的,所述步骤3中,服务信息至少包括附近酒店位置信息、附近餐饮位置信息、附近公园信息、附近校园信息、附近银行信息及交通信息。
具体的,所述步骤3中,系统推送服务信息的种类由用户自行设定。
具体的,所述步骤2中,系统检测常去位置场所类型,并根据场所类型向用户推送附近类似类型场所信息,至少包括类似场所位置信息、消费信息及交通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基于GPS功能对用户日常行动轨迹信息采集与分析,根据采集到用户行为轨迹,挖掘出用户行为规律以及常用服务,从而更有效的向用户进行服务推荐,为日后开发的相关应用嵌入此功能进行相关推荐起到推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GPS的用户信息采集与行为分析方法实施例中方法流程图。
以下结合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并没有有效的基于用户行为轨迹数据进行服务推荐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GPS的用户信息采集与行为分析方法,首先,系统调用第三方地图API接口文档的对应接口并设置接口参数,采集用户的位置信息及用户所处位置停留时长,并存储至数据库;其次,系统对数据库存储信息进行聚类分析,若用户在任意位置停留预设次数及时长以上的,计为用户常去位置;最后,系统向用户推送常去位置附近的服务信息。本发明通过基于GPS功能对用户日常行动轨迹信息采集与分析,根据采集到用户行为轨迹,挖掘出用户行为规律以及常用服务,从而更有效的向用户进行服务推荐,为日后开发的相关应用嵌入此功能进行相关推荐起到推动的作用。
实施例
本例提出的基于GPS功能的智能终端的用户信息采集与行为分析方法,对于用户行为轨迹分析,一般总结为“数据采集-聚类-分析行为-推荐服务”,具体如图1所示,步骤包括:
首先,本方法确定采用Android应用作为实施的方法;
其次,确定应用开发过程,具体的实施包括:
(1)、设计应用的系统架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92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生理活性的脂肽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超强度陶瓷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