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酸锶的工业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9646.8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2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强;苑志强;陈仲;汪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足红蝶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11/18 | 分类号: | C01F11/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汪威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酸 工业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酸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碳酸锶的工业生产 方法。
背景技术
碳酸锶主要用于电子、磁性材料、萤光材料及军工产品等领域,产品粉体 中的碳酸锶含量和总硫杂质含量对应用领域的开发和适用性至关重要。以天青 石矿为原料生产碳酸锶的工艺主要采用碳还原法,具体地一般是采用石灰窑煅 烧石灰石产生的二氧化碳窑气与来自天青石经煅烧还原、经浸取产生的硫化锶 水溶液进行反应来生产碳酸锶产品,该种工艺生产得到的产品粒径平均值一般 在2.0um,以SO32-计的总硫平均值一般在0.3%,这种等级的碳酸锶只能满足普 通的碳酸锶用户的需求,产品附加值不高,虽然小粒径、低硫碳酸锶的使用能 大大提升其自身产品的性能,但是想减小产品的粒径和总硫量,现有技术中需 要复杂的工艺及巨额的成本,而且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本发明一种碳酸锶的工业生 产方法,能生产平均粒径小于1.5um、总硫(以SO3计)量小于0.16%的碳酸锶, 工艺方法简单,成本低,效率高。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碳酸锶的工业生产方法,其关键在于按以 下步骤进行:(1)将经炭还原天青石所得的料体,用高温热水浸泡,配制得到 硫化锶溶液;(2)向碳化塔内通入充足的纯二氧化碳气体,并向碳化塔中泵入 硫化锶溶液,反应压力为0.3Mpa;(3)控制连续反应时间30~40分钟,放出料 液;(4)对料液进行脱水,然后烘干至产品水分小于0.1%。
上述步骤(1)中的所述高温热水为85~95℃。
上述步骤(1)中硫化锶溶液的浓度为50~60g/L。
上述步骤(2)中碳化塔排除的混合气体通入第二座碳化塔进行第一次除硫, 反应压力为0.2Mpa,第二座碳化塔排出的混合气体通入第三座碳化塔进行第二 次除硫,反应压力为0.1Mpa。
实验检测,对生产的粉状碳酸锶整体进行检验,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从结果可以看出,粉状碳酸锶平均粒径为1.21um,总硫量为0.15%。完全 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碳酸锶的工业生产方法,能生产平均粒径小于1.5um、总硫量 小于0.16%的碳酸锶,工艺方法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其中采用纯二氧化碳, 克服了石灰窑产气的流量不稳定和质量不稳定的弊端;采用公司现有碳化设备, 依据不同用户对产品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的不同需求,可有针对性地采用单塔 或者三塔串联的方式进行灵活生产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制得的粉状碳酸锶的检验报告单;
图2为本发明方法制得的粉状碳酸锶的粒径测试报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碳酸锶的工业生产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经炭还原天青石所得的料体,用85℃高温热水浸泡,配制得到浓度 为50g/L的硫化锶溶液;
(2)向碳化塔内通入充足的纯二氧化碳气体,并向碳化塔中泵入硫化锶溶 液,反应压力为0.3Mpa;碳化塔排除的混合气体通入第二座碳化塔进行第一次 除硫,反应压力为0.2Mpa,第二座碳化塔排出的混合气体通入第三座碳化塔进 行第二次除硫,反应压力为0.1Mpa。
(3)控制连续反应时间40分钟,放出第一座碳化塔中的料液;
(4)对料液进行脱水,然后烘干至产品水分小于0.1%。
检测:平均粒径为1.2um,总硫量为0.14%
实施例2:
一种碳酸锶的工业生产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经炭还原天青石所得的料体,用90℃高温热水浸泡,配制得到浓度 为55g/L的硫化锶溶液;
(2)向碳化塔内通入充足的纯二氧化碳气体,并向碳化塔中泵入硫化锶溶 液,反应压力为0.3Mpa;碳化塔排除的混合气体通入第二座碳化塔进行第一次 除硫,反应压力为0.2Mpa,第二座碳化塔排出的混合气体通入第三座碳化塔进 行第二次除硫,反应压力为0.1Mpa。
(3)控制连续反应时间35分钟,放出第一座碳化塔中的料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足红蝶锶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大足红蝶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96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缸直喷式水冷柴油机气缸盖
- 下一篇:第二代单缸柴油机的气缸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