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电动制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0103.8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3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夏雄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余杭振华日化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9/36 | 分类号: | C03B9/36;C03B9/38;C03B9/41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08 | 代理人: | 戴锦跃 |
地址: | 3111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制瓶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成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电动制瓶机。
背景技术
行列式制瓶机最早是于1925年由美国人发明的,其机构动作采用气缸驱动,经过近80年的发展,行列式制瓶机从结构上已分为E型、F型、EF型;组数有1/2/4/6/8/10/12组;料滴数有单滴、双滴、三滴、四滴等。虽然组数和料滴数不尽相同,但原理结构、成型方式基本相同。行列式制瓶机的机构动作定时基本上是采用机械转鼓方式,直到九十年代后期,其定时方式逐渐采用计算机控制的电控阀箱机构,并且在行列式制瓶机前后侧增加许多辅助按钮,与转鼓行列式制瓶机相比,其机构定时准确、动作速度更快、操作简单、较大地改善了工人的劳动环境。随着机速的不断加快及对玻璃制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气动式的行列制瓶机经过一系列的改造,已经发展到一较高的水平。
如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 204039238 U,公开了用于制作特大玻璃瓶的制瓶机,属于制瓶机设备领域,包括机架以及均安装在机架上的初型模成型机构、成型模成型机构和翻转机构;初型模成型机构包括冲压装置、初型模和平行开关机构;冲压装置安装在机架上,平行开关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水平导向轴、套装在水平导向轴上的钳臂、竖直套装在机架两侧的第一花键轴、第一摇臂、第一连杆和第一开关气缸 ;第一连杆的一端与钳臂铰接、另一端与第一摇臂铰接,第一摇臂通过第一花键轴与第一开关气缸联接,初型模安装在钳臂上。
现有技术是采用气动式,其存在的缺陷:噪音大,气压稳定性差,机构动作不稳定,会影响产品质量;气管、油管的路线布局多而复杂,给维修保养带来了大大的不便,耗时长、提高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全电动制瓶机,解决气动式制瓶机存在的噪音大,气压稳定性差、机构动作不稳定,生产产品的范围性不够广泛,维修保养不便导致生产成本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全电动制瓶机,包括机架以及均安装在机架上初型模成型机构、扑气机构、翻转机构、钳移机构和设置有正吹气机构的成型模成型机构;翻转机构位于初型模成型机构和成型模成型机构之间;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漏斗机构,各个机构均连接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通过信号线连接单片机;所述扑气机构包括内部呈中空设置的上支架、设于上支架内部的凸轮轴以及滚珠丝杆副,凸轮轴与滚珠丝杆副的螺母固定连接随螺母转动作轴向直线运动;
还包括一对对称设置上支架上的导向组件;每个导向组件包括设于凸轮轴上的凸轮槽、位于上支架上与凸轮槽滚动配合的滚轮,凸轮槽与滚轮滚动连接带动凸轮轴作轴向旋转运动;所述正吹气机构包括双通道吹气装置和气源,所述双通道吹气装置包括吹气臂,所述吹气臂上开设有吹气成型通道和冷却瓶口的吹气冷却通道,所述吹气成型通道和吹气冷却通道分别通过输气管与气源连通;两条通道的输气管上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通过信号线与单片机连接。
现有技术采用气缸作为动力源,气缸与各个机构通过气管连接,因此会布置多条气管路线;导致整个气管路线布局多而复杂,给保养维修带来大大的不便;还有如果一个机构出现问题,需要停下、拆开整台机器,对它进行维修等等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采用电动式,每个机构各自配置有伺服电机驱动,并由单片机操控它们工作;其机构定时更加准确、动作速度更快,同时在工作过程中不会有部件与部件碰撞的事情发生;更加安全可靠。维修保养时,也只需对各自的机构拆装即可;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单片机控制电磁阀在吹气成型通道打开的同时或之前把吹气冷却通道打开,对瓶口壁吹气进行冷却固化;避免瓶口被吹变形,保证产品质量。同时,吹气冷却通道吹气提高瓶口的冷却速度,从而可以提高瓶子的成型速度;整体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设置,所述漏斗机构包括丝杠、螺母、凸轮轴、漏斗支架和漏斗臂和漏斗;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与丝杠一端传动相连,螺母与丝杠螺纹相配,漏斗安装在漏斗臂上,漏斗臂固定在漏斗支架上,漏斗支架与凸轮轴连接,螺母带动凸轮轴从而带动漏斗臂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余杭振华日化玻璃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余杭振华日化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01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色环保低成本增透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自来水污泥分离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