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合同签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0416.3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5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慧世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G06Q10/10;G06Q30/06;G06Q5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王尧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互联网 电子 合同 签署 方法 | ||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合同签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用户注册的步骤、合约发起的步骤以及合约接收的步骤;
用户注册的步骤:用户与签约平台进行连接,注册基本身份信息并且设置登录密码,用户通过签约平台跳转至公证存证平台,同时,签约平台将用户的基本身份信息同步至公证存证平台,用户在公证存证平台设置签约密码,用户设定签约密码后,签约平台对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进行身份审核,审核通过,将前述真实身份信息发送至公证存证平台进行存档,完成注册;
或者,用户与签约平台进行连接,注册基本身份信息并且设置登录密码,签约平台对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进行身份审核,审核通过,用户通过签约平台跳转至公证存证平台,同时,签约平台将用户的基本身份信息以及真实身份信息发送至公证存证平台进行存档,用户在公证存证平台设置签约密码,用户设定签约密码后,完成注册;
合约发起的步骤:
S1、合约发起方的用户登录签约平台,输入指定的合约接收方以及合约接收方的信息,发起签约请求;
S2、合约发起方通过签约平台跳转至公证存证平台,直接向目标指向为公证存证平台的服务器上传合约文本A0,公证存证平台接收合约文本A0并且进行文本存证;
S3、公证存证平台将存证后的合约文本A0发送至签约平台;
S4、签约平台对接收的前述合约文本A0进行后台技术处理,之后进行合约内容展示;
S5、合约发起方的用户预览合约文本后,确认是否签署此合约;
S6、合约发起方的用户确认签署,通过签约平台跳转至公证存证平台,输入签约密码进行签约密码验证,公证存证平台存储密码验证过程以及验证结果;
S7、公证存证平台将签约密码验证结果通知至签约平台,由签约平台生成合约发起方签署文本A1,发起方的签署行为结束;
合约接收的步骤:
S8、签约平台发送签约通知至合约接收方;
S9、合约接收方收到签约通知后,登录签约平台,在签约平台查看合约发起方签署文本A1,此时,签约平台对前述步骤S9中展示的合约发起方签署文本A1与步骤S7中生成的合约发起方签署文本A1的一致性进行验证,如果文本一致,则继续S10,如果文本发生变动,则发出错误报警,终止签约;
S10、合约接收方确认签署,通过签约平台跳转至公证存证平台;
如果合约接收方是已经注册签约平台的用户,则验证签约密码,公证存证平台存储密码验证过程以及验证结果;
如果合约接收方不是已经注册签约平台的用户,则由公证存证平台向发起方发起任务时提供的合约接收方发送随机验证码进行验证,公证存证平台存储密码验证过程以及验证结果:
S11、公证存证平台将签约密码验证结果通知至签约平台,合约接收方在签约平台完成合约签署,由签约平台生成最终合约文本A2,接收方签署完成;
S12、签约平台存储最终合约文本,并且发送至公证存证平台进行存档,签约平台向合约发起方和合约接收方签发合约凭证,整个签约流程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合同签署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注册的步骤中,签约平台采用身份证、营业执照以及线下审查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对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进行身份审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合同签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中,公证存证平台接收文本并且进行文本存证,进行文本存证时,实时记录并存储合约文本、上传人身份信息以及合约上传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合同签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后台技术处理具体为,签约平台将接收的合约文本A0转换为合约文本A0的展示文本,所述的展示文本包括PDF格式、jpg格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合同签署方法,其特征在于签约密码验证采用MD5数据加密技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合同签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公证存证平台对接收到的每一份文本和附随数据都采用RSA数字签名技术进行签名,签约平台对接收和生成的每一份文本和附随数据都采用RSA数字签名技术进行签名或者采用AES数据加密技术进行加解密,以保证不可篡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慧世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慧世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041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