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升降激光定位高空间吊杆打孔安装装置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0451.5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2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陈伟;邱梁武;余志良;阮敏敏;纪晓鹏;文辉;赵广;吴喜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装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21/00 | 分类号: | E04F21/00;B25D1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白云 |
地址: | 100097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激光 定位 空间 吊杆 打孔 安装 装置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可升降激光定位高空间吊杆打孔安装装置,包括人字梯(1)、竖向连接在人字梯上的升降装置(3)和连接在升降装置顶部的冲击钻(7),所述冲击钻(7)的冲击钻开关(8)连接在人字梯上,所述升降装置(3)与人字梯(1)之间连接有手动操作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3)与人字梯(1)之间还连接有吊杆升降装置(5)和吊杆安装装置(4);
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主升降杆(3.3)、套接在主升降杆(3.3)内的副升降杆(3.1)、连接在副升降杆(3.1)上端的冲击钻组架(3.2)、连接在冲击钻组架(3.2)上的冲击钻底托(3.4)、连接在冲击钻底托(3.4)上端的冲击钻固定套(3.5)和连接在冲击钻底托(3.4)侧面的冲击钻限位器(3.6);
所述主升降杆(3.3)的侧面由中部或者上部向下至末端开有一条窄槽和一条宽槽;
所述吊杆升降装置(5)包括连接在副升降杆顶端的上滚轮安装板(5.5)、连接在上滚轮安装板(5.5)上的吊杆升降上滚轮(5.1)、穿过主升降杆宽槽连接在副升降杆下端部的下滚轮安装板(5.8)、连接在下滚轮安装板(5.8)上的吊杆升降下滚轮(5.7)、与吊杆升降下滚轮(5.7)连接的吊杆升降手柄(5.6)、连接在吊杆升降上滚轮(5.1)和吊杆升降下滚轮(5.7)之间的吊杆传送皮带(5.2)以及均匀间隔连接在吊杆传送皮带(5.2)上的磁铁(5.3)和垫块(5.4);
所述吊杆传送皮带(5.2)平行于竖向管道(4.1)、且上下两端分别由第一U形连接件(4.3.1)的两侧板之间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激光定位高空间吊杆打孔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字梯由两个单直梯连接构成,两个单直梯的上端通过合页铰接、下端连接有移动万向轮(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激光定位高空间吊杆打孔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钻组架包括水平杆、L形板和连接在水平杆和L形板之间的三角形肋板,所述水平杆横向连接在冲击钻底托的底部,所述L形板的一肢通过螺栓连接在水平杆的下表面、另一肢通过螺栓连接在副升降杆的上端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可升降激光定位高空间吊杆打孔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操作装置(2)包括手动操纵杆限位销(2.1)、操纵杆连接支座(2.2)、钢丝绳(2.3)、钢丝绳旋转槽(2.4)、定滑轮(2.5)、钢丝绳连接板(2.6)、手动操作手柄(2.7)和操作杆(2.8);
所述操纵杆连接支座(2.2)固定在人字梯两个单直梯中部对应的踏板上;
所述操作杆(2.8)连接在操纵杆连接支座(2.2)上、其一端部连接有手动操作手柄(2.7);
所述手动操纵杆限位销(2.1)平行于操作杆(2.8)销接在操纵杆连接支座(2.2)上;
所述定滑轮(2.5)连接在主升降杆(3.3)上开有窄槽一侧的上端部;
所述钢丝绳连接板(2.6)穿过主升降杆(3.3)的窄槽连接在副升降杆(3.1)的下端部;
所述钢丝绳旋转槽(2.4)连接在操作杆(2.8)上、钢丝绳连接板(2.6)的下方;
所述钢丝绳(2.3)的一端连接在钢丝绳连接板(2.6)上、另一端穿过定滑轮缠绕在钢丝绳旋转槽(2.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升降激光定位高空间吊杆打孔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安装装置(4)包括竖向管道(4.1)和连接在竖向管道下端的安装手柄(4.2),所述竖向管道(4.1)的上、下两端均通过管道连接件(4.3)与副升降杆(3.1)连接,其中上端的管道连接件(4.3)连接在副升降杆(3.1)的上端部,下端的管道连接件(4.3)穿过主升降杆(3.3)的宽槽连接在副升降杆(3.1)的下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升降激光定位高空间吊杆打孔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连接件(4.3)包括第一U形连接件(4.3.1)、相对插接在第一U形连接件(4.3.1)前端的第二U形连接件(4.3.2)和连接在第一U形连接件(4.3.1)后端与副升降杆(3.1)之间的垫板(4.3.3);所述第二U形连接件(4.3.2)的内侧面为与竖向管道(4.1)外轮廓契合的弧形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装饰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装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045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区激励式纵弯复合超声电机振子
- 下一篇:一种纸板粘贴输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