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径72毫米壁厚1.8毫米的热缩管的挤出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0648.9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7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纪强;李可涛;鲁雪莲;鲁尔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园电子(东莞)有限公司;长园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天津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长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20 | 分类号: | B29C4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3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5237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径 72 毫米 1.8 热缩管 挤出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规格热缩管的挤出模具。
背景技术
在塑料加工工业,塑料挤出的设备由挤出机、机头、口模、芯棒、定型器、牵引机组成,其中口模和芯棒为快速定型的关键机构。
目前行业内,还没有专门用来成型内径72毫米壁厚1.8毫米这种大规格的热缩管的成型模具,用传统模具勉强挤出成型这种大规格热缩管,容易出现偏壁、竹节等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传统大规格热缩管材难以挤出成型的问题,如偏壁、竹节等问题,提供一种内径72毫米壁厚1.8毫米的热缩管的挤出模具,提高了成品的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径72毫米壁厚1.8毫米的热缩管的挤出模具,其包括口模、芯棒;
口模是一回转体,口模的中央开设有圆形的成型通孔、喇叭口形的进料通孔;
成型通孔的直径是恒定不变的,是77毫米;
成型通孔的长度是75毫米;
进料通孔开设在成型通孔的后端;
进料通孔和成型通孔相连通,并圆滑过渡;
进料通孔的直径从连接成型通孔一端开始向后逐渐变大,连接成型通孔的一端的直径是77毫米,远离成型通孔的一端的直径是100毫米;
芯棒是一回转体,其安装在口模的成型通孔和进料通孔之中;
芯棒由位于左侧的成型段和位于右侧的进料段组成;
成型段的外径是恒定不变的,是72毫米;
成型段的长度是80毫米;
进料段和成型段相连接,并圆滑过渡;
进料段的外径从连接成型段一端开始向后逐渐变大,连接成型段的一端的直径是72毫米,远离成型段的一端的直径是72.5毫米;
在成型段的外壁面和成型通孔的内壁面之间形成一个成型通道,在进料段的外壁面和进料通孔的内壁面之间形成一个进料通道;
口模、成型通孔、进料通孔、芯棒、成型段和进料段的轴线都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本发明挤出模具,专门用来成型内径72毫米、壁厚1.8毫米的热缩管,属于目前行业内还没有的新型模具,填补了技术空白。
2、本发明挤出模具,使熔体在进料通道处得到储存,能够均匀提供熔体,避免了熔体过多或过少导致热缩管产品质量下降的问题,结构简单,对于熔体的流动控制容易,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产量质量和工作效率。
3、本发明提高成品率,提高模具强度,制造成本低,该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4、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产品阻燃性能优异,发烟量小,同时保持了良好的力学性能、电绝缘性能、耐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口模的剖视图。
图2本发明芯棒的剖视图。
图3本发明内径72毫米壁厚1.8毫米的热缩管的挤出模具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一种内径72毫米壁厚1.8毫米的热缩管的挤出模具,用来成型内径72毫米、壁厚1.8毫米的热缩管,此种热缩管属于行业内的大规格。
本发明内径72毫米壁厚1.8毫米的大规格热缩管的挤出模具,包括口模1、芯棒2。
口模1是一回转体。
口模1的中央开设有圆形的成型通孔12、喇叭口形的进料通孔14。
成型通孔12的直径是恒定不变的,是77毫米。
成型通孔12的长度是75毫米。
进料通孔14开设在成型通孔12的后端。
进料通孔14和成型通孔12相连通,并圆滑过渡。
进料通孔14的直径从连接成型通孔12一端开始向后逐渐变大,连接成型通孔12的一端的直径是77毫米,远离成型通孔12的一端的直径是100毫米。
口模1、成型通孔12、进料通孔14的轴线都重合。
芯棒2是一回转体,其安装在口模1的成型通孔12和进料通孔14之中。
芯棒2由位于左侧的成型段22和位于右侧的进料段24组成。
成型段22的外径是恒定不变的,是72毫米。
成型段22的长度是80毫米。
进料段24和成型段22相连接,并圆滑过渡。
进料段24的直径从连接成型段22一端开始向后逐渐变大,连接成型段22的一端的直径是72毫米,远离成型段22的一端的直径是72.5毫米。
芯棒2、成型段22和进料段24的轴线都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园电子(东莞)有限公司;长园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天津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长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园电子(东莞)有限公司;长园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天津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长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06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