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芯光纤光栅阵列传感网络及分布式传感信息获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0857.3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8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颖;周爱;王洪海;余海湖;桂鑫;郭会勇;赵敉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5/353 | 分类号: | G01D5/353;G01D5/3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潘杰,李满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光栅 阵列 传感 网络 分布式 信息 获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传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双芯光纤光栅阵列传感网络及分布式传感信息获取方法。
背景技术
光纤光栅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耐腐蚀、动态测量范围宽、体积小、易于复用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利用。光纤光栅是光纤芯区折射率受永久性、周期性调制的一种特殊光纤。其发射谱线的中心波长是一个与光纤折射率和折射率扰动周期有关的物理量。当外界物理量改变时,就改变了光栅的折射率和周期,进而改变反射谱线的中心波长。所以通过检测中心波长的变化可感知外界物理量的变化。单模光纤光栅由于其折射率的同向同行,所以反射谱只有一个中心波长,作为传感时只能感知一个外界物理量。而双芯光纤光栅的中心波长由于纤芯存在较大的折射率差异,所以其反射谱将出现两个中心波长。
光纤光栅的谐振波长与温度和应变都有关系,即温度和应变会同时引起光纤光栅的谐振波峰的变化,而单个光纤光栅的峰值波长检测变化无法区分波长的漂移量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还是由应变引起的,或者由两者共同引起的,这就是温度和应力的交叉影响。大部分的方案是利用多个光纤光栅来实现温度和应力的分离传感。
目前解决光纤光栅应力温度交叉的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参考文献1:(马晓川,等.高灵敏度稳定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的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3,07期.),介绍了一种光纤温度传感器,利用压力去敏。当只要光栅处于恒压条件,便可消除交叉敏感,该方案需要恒压才能去掉应变的交叉干扰。
2、参考文献2:(何少灵等,温度实时补偿的高精度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中国激光,2015,,4(6);),介绍了一种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利用温度补偿去敏。温补光栅与弹性膜片分离,使其对温度响应基本相同,从而使应变测量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该方案中,温度补偿封装法只是消除了光纤光栅热敏的热膨胀部分,并没有消除光敏部分,因此在温度封装金属中,对封装材料的膨胀系数、封装结构的稳定性方面要求较高。
3、参考文献3:(禹大宽等.新颖的光纤光栅温度压力同时区分测量传感器[J].光电子激光,2007(10):1146-1149.),介绍了一种分段封装的光纤布拉格光栅(FBG,Fiber Bragg Grating),使其产生两个光栅的效果,一个光纤布拉格光栅同时测量应变和温度,另一个光纤布拉格光栅只对温度做检测,测得的波长漂移量相减即可求得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以解决交叉敏感问题。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封装手段容易产生反射光谱的啁啾问题。
目前,光纤光栅阵列的传感网络是当前研究的热门方向,它也存在不足和缺点,如光纤光栅对温度和应力的交叉影响,复用能力低等缺点。而传统的波分复用(WDM)技术由于受到光源谱宽的限制,复用容量只能达到数十个。时分复用(TDM)技术可以在时域上大大增加系统的复用容量,但是传输的衰减和光源强度有限,复用的光栅数量也仅为数十个。另外频分复用(FDM)技术、码分多址复用(CDMA)技术,也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带宽和传输损耗的限制。如何提高传感网络的复用能力,光纤光栅温度应变的分离传感,是其重点和难点,上述几种方法难以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的双芯光纤光栅阵列传感网络及分布式传感信息获取方法。
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双芯光纤光栅阵列传感网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扫描激光器、半导体光放大器(SOA,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光环形器、光电探测器,解调仪、脉冲函数发生器、光连接器和双芯光纤光栅阵列,其中,扫描激光器的输出端连接半导体光放大器的输入端,半导体光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光环形器的第一接口,光连接器的第一接口连接光环形器的第二接口,光连接器的第二接口连接双芯光纤光栅阵列中的第一光纤光栅阵列,光连接器的第三接口连接双芯光纤光栅阵列中的第二光纤光栅阵列,光环形器的第三接口连接光电探测器的输入端,光电探测器的光栅波长探测电信号输出端连接解调仪的光栅波长探测电信号输入端,脉冲函数发生器的半导体光放大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半导体光放大器的驱动信号输入端,脉冲函数发生器的解调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解调仪的解调控制信号输入端,解调仪的脉冲函数发生器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脉冲函数发生器的驱动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光纤光栅阵列的中心波长和第二光纤光栅阵列的中心波长随双芯光纤光栅阵列所受温度和/或应变的改变而变化,且在每个时刻第一光纤光栅阵列和第二光纤光栅阵列中的两个中心波长不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08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