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磨具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1882.3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6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乔吉超;张纯;吕国建;姚志锋;童钰;姚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顾潮琪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磨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金属材料的磨平、研磨和抛光。
背景技术
磨具是用以磨削、研磨和抛光的工具。目前大部分是使用试验件加上结合剂 贴在人造磨具上进行人工的或者机械研磨、抛光,也有使用天然矿岩直接加工成 的天然磨具。磨具除了在机械制造和其他金属加工工业中被广泛采用外,还常常 用于新型材料的预先研究方面,用磨具研磨、抛光新型材料做成试验件进行力学 实验或材料表征。
实验室里金属材料在进行力学试验之前往往需要上下两面光滑并保持平行 以满足试验要求,需要对试验件提前进行打磨处理。对于一些尺寸较大的板状试 样(比如说长度比较长),一些传统的磨具无法进行试样的贴合。而且对于一些 尺寸较小的圆柱型试样,打磨过程中的夹持成为一个难题,其上下端面的平行也 无法保证。
目前实验室使用的磨平抛光平面的办法是:使用手或者借助其他工具,比如夹 持工具,先抹平抛光一个平面,再将此平面黏附在一个带有两个螺纹圈的丝杠端面 上,使用两个螺纹圈锁死位置来磨平抛光试样,这样带来的问题是:试过试验件较 大,丝杆和螺纹圈的直径增大,使得质量增大,增加磨平抛光的难度,甚至无法完 成。此外,实验室磨平抛光圆柱端面的是:在两块相同的矩形耐磨材料中开出需要 直径的一个劣弧,然后夹紧两个矩形块来保证端面和圆柱母线的垂直,再进行磨平 和抛光:其缺点是功能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发明的目地在于提供一种轻质的磨平,抛 光较大尺寸板状试验件以及棒状试验件的磨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主体1、活动块2和方向导轨3;所述主体1上开有 通槽,活动块2位于通槽内,且和通槽通过方向导轨3相互配合,并沿方向导轨3 运动;在活动块2和主体1相配合的侧面上,沿方向导轨3所在轴线方向均开有若 干内径不同的半圆形通槽,活动块2和主体1上开有半圆形通槽的一面相互拼接后 形成若干内径不同的圆形通孔;活动块2下方为试件贴合面7;主体1上开有紧固 螺栓孔5,紧固螺栓穿过紧固螺栓孔5,用于固定活动块2;待磨试件的宽度小于 槽宽;主体1上顶面设有位置控制螺栓孔4,位置控制螺栓孔4周围周向均匀刻有 位置控制螺栓刻度6。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待加工棒状件穿过所述的圆形通孔后,通过 紧固螺栓对活动块2进行固定,从而对待加工棒状件进行固定。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待加工板状件粘接在所述的试件贴合面7上 后,通过位置控制螺栓实现活动块2上下滑动,通过紧固螺栓进行固定。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主体1采用的材料为高温合金。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活动块2采用的材料为高温合金。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导轨为直角导轨。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只要试件的宽度小于主体的槽宽,试件可以很长, 且磨具较轻,可以人工长时间使用该磨具磨平抛光试验件。本发明能满足试件的 平行度以及控制试件的厚度。只需要试验件露出主体端面的部分磨至与主体端面 相平,即可保证试验件的平行度。而主体上的刻度和位置控制螺栓,在一定程度 上可以较为精确的控制试样的露出尺寸,做到一次黏贴直到试件抛光完毕即可达 到目标尺寸。解决了其他磨具需要黏贴试件,磨平,取下试件测量,又黏贴打磨 繁琐的磨试件的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等轴测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为:1—主体;2—活动块;3—方向导轨;4—位置控制螺栓孔; 5—紧固螺栓孔;6—位置控制螺栓刻度;7—试件贴合面;8—夹持棒材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一种磨具,包括主体和活动块,所述主体和活动块均为耐磨的高温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18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