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2527.8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9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苟蕾;夏霁雯;刘鹏刚;刘丹;樊小勇;李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64 | 分类号: | H01M4/64;H01M4/66;H01M4/60;H01M4/139;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惠文轩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电池电压高、循环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手机、相机、 笔记本电脑等各种电子便携设备。但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负极所采用的碳材料理论比容 量只有372mAh/g,且易发生有机溶剂共嵌入,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高能量储能系统的需 求,因此如今人们都在致力于研究比容量大,循环稳定和倍率性能优良的活性材料。
目前研究较多的锂离子负极材料包括合金型负极材料和纳米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合 金型负极材料如锡基合金类,这类材料做锂离子电池负极时具有高的比容量,但随着电池 充放电次数的增加,材料也会因为相变化导致材料粉化,影响其循环性能;纳米金属氧化 物负极材料如三氧化二铁,氧化铜等,这类材料也具有高的比容量,但其首次充放电容量 损失比较大,倍率性能普遍较差。
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一种具有周期性孔状结构的材料,它是由有机配体与金属配 体络合形成。其合成方法简单易行,在锂离子电极材料领域显示出了一定的前景。然而 MOFs材料导电性较差,在制备电极时需加入大量的导电剂来提高电子导电率。过多导电 剂的加入降低了活性材料的比例,不利于电池的轻量化和实际应用。
传统工艺制作锂离子电池工序繁琐,需要先制备出活性材料,再分别加入粘结剂以及 导电剂配置出浆料,涂布在铜片上,而且存在涂布不均匀,活性物质烘干过程中易剥落等 问题,容易影响电池的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泡沫铜为集流体,对苯二甲酸钴为 新型活性材料的锂离子电池负极,使用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制备方法相比于传统 工艺简单,同时可使锂离子电池较传统工艺制备的电池循环稳定,充放电性能也有明显提 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泡沫铜片为集流体,对苯二甲酸钴为活性 物质,所述泡沫铜片的表面及孔隙中原位生长有所述活性物质。
优选地,以泡沫铜片的表面积为计量单位,每平方厘米泡沫铜片上活性物质的质量为 0.5~4.5mg。
(二)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组分:泡沫铜片、对苯二甲 酸、六水合硝酸钴、N,N-二甲基甲酰胺、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
优选地,所述对苯二甲酸与六水合硝酸钴的摩尔比为1∶1~1∶4,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浓度 为1.75mg/ml。
优选地,所述N,N-二甲基甲酰胺、无水乙醇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1∶1~1∶2∶3。
(三)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预处理泡沫铜片:将孔隙率为95~98%的泡沫铜基体用滚压机在2~20MPa 压力下进行压实处理,然后用盐酸洗涤泡沫铜片,再用无水乙醇洗涤泡沫铜片,并置于保 护气氛中,50~70℃烘干,备用;
步骤(2),称量N,N-二甲基甲酰胺、无水乙醇与去离子水,记为溶剂;称量对苯二 甲酸、六水合硝酸钴,记为活性反应物质;并在室温下向具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水 热反应釜中依次加入溶剂和活性反应物质,搅拌0.5~2h;
步骤(3),将经过预处理后的泡沫铜片打孔,并浸入不锈钢水热反应釜内部,密封反 应釜,并将不锈钢水热反应釜放置于程序控温电热鼓风干燥箱中,控温反应,反应温度为 90~160℃,反应时间为1~4天;
步骤(4),反应结束后,将程序控温电热鼓风干燥箱降至室温,取出泡沫铜片,用蒸 馏水和无水乙醇洗涤,并真空干燥,即得。
优选地,步骤(1)中,保护气氛为氩气或氮气或氩气与氮气的混合气体。
优选地,步骤(3)中,泡沫铜片是以悬挂的方式浸入不锈钢水热反应釜内部。
优选地,步骤(4)中,反应结束后,程序控温电热鼓风干燥箱按照降温速率3~10℃/h 降至室温。
优选地,步骤(4)中,真空干燥的温度为30~100℃,真空干燥的时间为6~12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25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