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顺磁性功能颗粒、磁化红细胞及其临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2879.3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9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菊;王红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圆融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80 | 分类号: | G01N33/80;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419 | 代理人: | 王玉松,怀春颖 |
地址: | 102208 北京市昌平区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顺磁性 功能 颗粒 磁化 红细胞 及其 临床 应用 | ||
1.一种超顺磁性功能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细菌磁颗粒的制备:
1)将趋磁细菌MSR-1菌株进行扩大培养;
a)在培养罐内加入第一培养基,105-110℃灭菌10min,静置1h后,将趋磁细菌MSR-1菌株接种到培养罐中,进行第一次培养,获得第一培养液;第一次培养的条件为:起始pH值为5.5-6,培养温度为28-30℃,培养时间为3-5天,摇床转速为250-300转/分钟,培养过程中通入氧气,通入氧气的方式为:间隔20min,通入50min氧气;
b)将第一培养液加入含有第二培养基的培养罐中,无氧状态进行第二次培养;第二次培养的条件为:起始pH值为6.5-7.0,培养温度为20-25℃,培养时间为2-3天,摇床转速为100-200转/分钟;
所述第一培养基由重量份数为5-10份的谷氨酰胺、1-3份麦芽糖醇、0.5-1份泛酸钙、0.5-1份酪蛋白酸钠、0.2-0.5份磷酸二氢钾、0.5-1份月桂酸肌氨酸和1-2份氯化钠组成;所述第二培养基由重量份数为2-3份蛋白胨、2-5份生物素、1-2份甘氨酸、0.5-1份酒石酸钠、1-2份硝酸铵、1-2份磷酯酰丝氨酸和0.2-0.5份月桂醇硫酸酯钠组成;
2)离心并收集趋磁细菌MSR-1菌株,用Tris-HCl缓冲液悬浮,得悬浮液;离心条件为:转速8000-10000rpm,离心时间5-10min;
3)超声波破碎悬浮液中的细胞;超声波破碎条件为:超声功率250-350w,超声时间2-7s,间隔时间2-7s,超声次数80-100次,重复3次;
4)磁铁吸附破碎后的细胞,静置过夜,弃去上清,用磷酸盐缓冲液重新悬浮吸附到的沉淀,超声波清洗,磁铁再次吸附,弃上清,将吸附到的沉淀用磷酸盐缓冲液悬浮,洗涤3次,即得细菌磁颗粒;超声波清洗条件为:超声功率70-90w,超声时间2-7s,间隔时间2-7s,超声次数40-60次;
a.活化
(1)取细菌磁颗粒,加入处理剂搅拌条件下反应,反应完成后将产物洗涤至中性;所述处理剂为体积比是40-60:1-3:0.3-1的无水乙醇、氨水和正硅酸乙酯的混合液;
(2)将步骤(1)反应后得到的细菌磁颗粒配成浓度为0.1%~0.3%的溶液,调节溶液pH值至3.0-5.0,向上述溶液中加入浓度为5-15%的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醇溶液中,搅拌条件下反应,反应完成后将产物洗涤至中性,制得经过处理的细菌磁颗粒;
(3)取经过处理的细菌磁颗粒,加入偶联剂,搅拌反应,过滤,制得活化后的细菌磁颗粒,所述偶联剂为质量比为1:1-1.2的EDC和NHS的混合物;
b.孵育:将活化后的细菌磁颗粒与抗红细胞糖蛋白GPA单克隆抗体,加入孵育剂,室温孵育,孵育的条件为:140-160rpm涡旋振荡,室温,反应过夜,所述孵育剂为重量份数比为2:5.5-7.2的壳聚糖和海藻酸钠的混合物;
c.分离:磁铁吸附,洗涤,即得超顺磁性功能颗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顺磁性功能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红细胞糖蛋白GP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Ⅰ用红细胞糖蛋白GPA免疫小鼠;
Ⅱ取免疫后的小鼠,通过融合剂与杂交瘤细胞进行融合,将融合后的细胞悬浮于选择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Ⅲ抗红细胞糖蛋白GPA单克隆抗体筛选;
Ⅳ抗红细胞糖蛋白GP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纯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顺磁性功能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剂为质量比为5.6:1.2的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1500的混合物;所述选择培养基由DMEM培养液和悬浮溶质组成,所述悬浮溶质及其在DMEM培养液中的浓度为15-25μg/ml牛血清、15-20ng/mlβ-胡萝卜素、1-3ng/ml丙酮酸钠、5-10ng/ml维生素E、5-10ng/ml多聚谷氨酸、2-5μg/ml壳聚糖和25-30ng/ml碱性成纤维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圆融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圆融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287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中桶气密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儿科体用温计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