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双向吸引机制的大规模WSNs拓扑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2880.6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2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传云;尹燕;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0/10 | 分类号: | H04W40/10;H04W40/20;H04W40/24;H04W8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双向 吸引 机制 大规模 wsns 拓扑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双向吸引机制的大规模WSNs拓扑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初始设定
给定m0个节点,它们组成一个全耦合网络,其中每条边都赋予权值w0;
2)网络增长
每次加入一个新节点New,让这个节点在其通信半径内与已存在的m个节点相连,因此每次新加入了m条边,连接节点的选择按照权重优先选择进行,即一个老节点i被选择的概率为:
ΠNew→i=Si/ΣkSk(1)
每条新边的权重同样设为w0;Si为节点i的强度(或称为点权);
3)双向吸引:以基站为起点,按照式(1)由远及近的方式搜索确定多级簇头节点;
4)每个簇头节点将自身ID及相连接的簇头节点ID广播至与其相连节点(已建立连接簇头节点除外),其他普通节点则请求在其通信半径内距离最近的汇聚节点建立连接,形成簇,如果簇头节点点权值当达到阈值S时,重复步骤4);
5)存在节点未加入任何簇,则选择最近簇头节点建立连接并加入该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向吸引机制的大规模WSNs拓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节点权重的动态演化过程:
1)权值演化过程
为了简单起见,认为新加入的边只会局部引发连接节点i与它的邻居节点j∈τ(i)边的权值重新调整,调整按照如下规则进行:
wij→wij+Δwij(2)
也就是每次新引入一条边(n,i),会给节点i带来额外的ρ的流量负担,而与之相连的边会按他们自身的权值wij的大小分担一定的流量,因此,总的节点i的强度:
Si→Si+ρ+w0(4)
2)点权演化分析
2a)网络的演化始于一个包含m0个节点的子网,每一时间步加入一个新的节点,直到达到所需的网络规模为止;所以模型的演化时间等价于加入到网络中的节点的个数,即t=N-m0,并且模型的自然时间标度为网络规模N;对模型做连续近似,可以将边权w和点权S做变量连续化处理,并且时间t也是连续的,那么边权wij将会按照如下方程演化:
2b)有两种过程对点权Si的变化起作用:一个是内部建立的连接和权重的更新,另一个是新点的加入;因此节点i权重的变化率方程可以写为:
注意:
2c)由微分方程的初始条件Si(t=i)=n,
通过对时间的演化行为可以计算统计特征;
2d)同时,节点i进入网络的时间ti=t均匀分布在区间[0,t],并且度分布可以写为:
根据式(8)得到Si(t)~(t/i)θ,则在时间t→∞时的权重分布为P(s)~S-α,其中α=1+1/θ;
α=1+[m2ρ+2n(1+ρ)]/[m2ρ+n(1+ρ](10)
当m=0时,α=3,并且该网络还原为无标度网络模型;当m→∞时,α→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288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