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的拆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4351.X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0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周浪;胡林;高珍;冯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迅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B09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秦月贞 |
地址: | 332000 江西省九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 锂离子电池 拆解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的拆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待拆解电池外层的PVC膜拆除;步骤二,将所述电池从槽口位置拆解,分为两部分,并将正极耳切断;步骤三,将电池槽口位置处向内包裹的钢壳反向向外剥开;步骤四,在剥开的钢壳处以电池轴向中心为对称,并相对于电池径向30°至45°方向上开有斜口,形成两个对称的切角;步骤五,分别夹住两个斜口处的切角,并沿水平方向用力拉扯,使钢壳倾斜拉破并分离于电池卷芯;步骤六,将负极耳切断,完成钢壳与电池卷芯的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的拆解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总会有一些利用电池使用的用电器,比如手电、遥控器和儿童的电动玩具等,所以电池也逐渐成为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但是一次性电池使用完就不能在使用了,随意丢弃会严重的污染环境,需要将电池拆解并处理,但是现有的拆解方法均是硬性拆解,不仅会容易造成工作人员手部的受伤,电池本身也容易被工具划破,导致污染物泄露。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的拆解方法,能够避免强行拆卸电池而使手部受伤,并且也能够避免工具对电池本体的伤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的拆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拆解电池外层的PVC膜拆除;
步骤二,将所述电池从槽口位置拆解,分为两部分,并将正极耳切断;
步骤三,将电池槽口位置处向内包裹的钢壳反向向外剥开;
步骤四,在剥开的钢壳处以电池轴向中心为对称,并相对于电池径向30°至45°方向上开有斜口,形成两个对称的切角;
步骤五,分别夹住两个斜口处的切角,并沿水平方向用力拉扯,使钢壳倾斜拉破并分离于电池卷芯;
步骤六,将负极耳切断,完成钢壳与电池卷芯的分离。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PVC膜利用预先准备好的刀片拆除。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利用割管器将电池拆分开,。
进一步的,步骤三种利用斜口钳将钢壳剥开。
进一步的,步骤五中利用两把钳子夹住两个切角。
进一步的,步骤二或步骤六中正极耳或负极耳均利用预先准备的斜口钳切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避免手部与电池钢壳过多接触,降低人在拆电池时受伤的风险,同时也避免了钳子与电池钢壳或卷芯过多接触造成卷芯损伤,对电池异常原因分析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导致判断失误,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的拆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拆解电池外层的PVC膜拆除;
步骤二,将所述电池从槽口位置拆解,分为两部分,并将正极耳切断;
步骤三,将电池槽口位置处向内包裹的钢壳反向向外剥开;
步骤四,在剥开的钢壳处以电池轴向中心为对称,并相对于电池径向30°至45°方向上开有斜口,形成两个对称的切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迅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九江迅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43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