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塔高效湿法脱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4487.0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9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信;宋海农;林宏飞;詹馥蔓;王爱;杨长钫;黄宣宣;覃海涛;荣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刘小萍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湿法 脱硫 装置 | ||
1.一种双塔高效湿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SO2吸收系统、浆液供应系统、氧化空气系统及石膏脱水系统四个子系统;其中,SO2吸收系统由结构相同的主脱硫塔和副脱硫塔构成,主脱硫塔和副脱硫塔为串联连接,主脱硫塔和副脱硫塔共用一套浆液供应系统和氧化空气系统,副脱硫塔的石膏浆液输送到主脱硫塔内,主脱硫塔的石膏通过石膏脱水系统排出塔外;所述主脱硫塔和副脱硫塔的塔体从上至下分别依次设有烟气出口、除雾器、喷淋层、集液槽、烟气入口、氧化风隔离板、浆液池;浆液池与喷淋层之间由浆液循环管连接,并在浆液循环管上设有浆液循环泵;所述烟气出口连接湿式电除尘器,湿式电除尘器连接CO2捕集系统;所述集液槽呈螺旋状设置,并沿主脱硫塔和副脱硫塔的内壁安装,集液槽的最低点处设置有液体流出口,液体流出口经管道与浆液池相连通,通过集液槽将沿塔壁直接流下的浆液收集并排回浆液池,同时对浆液进行辅助搅拌;所述氧化风隔离板设置在烟气入口下方、浆液池液位上方,将氧化空气系统从下方喷入的氧化空气与烟气进行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塔高效湿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槽以向上环绕角度为3°~6°的坡度进行设置,沿塔内壁环绕一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塔高效湿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风隔离板为平板或波纹板,以1:0.596~1:0.565的锥度由塔壁向塔中心倾斜,中心设置有喷淋浆液下降管,下降管的插入深度低于氧化空气的喷入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塔高效湿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风隔离板的侧边分别设置一个氧化空气出口,废弃的氧化空气经氧化空气出口排出并经碱液处理后排入大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塔高效湿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脱硫塔和副脱硫塔分别设置有检修旁路,检修旁路上设置检修阀;主脱硫塔的检修旁路一端连接主脱硫塔的烟气入口,另一端连接副脱硫塔的烟气入口,副脱硫塔的检修旁路一端连接副脱硫塔的烟气出口,另一端接入主脱硫塔的检修旁路,并与主脱硫塔的烟气出口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塔高效湿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供应系统由浆液箱、浆液箱搅拌器、浆液泵组成;浆液箱中的吸收浆液经浆液泵分两路输出,一路输送至主脱硫塔的浆液池,另一路输送至副脱硫塔的浆液池,主脱硫塔和副脱硫塔的浆液池之间设置连通管路,以维持两个塔的浆液池液位平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塔高效湿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空气系统由氧化风机、氧化喷嘴、侧进式搅拌器组成;氧化喷嘴和侧进式搅拌器设置在主脱硫塔和副脱硫塔的浆液池内,氧化风机的输出管路分两路,一路输送至主脱硫塔的氧化喷嘴,另一路输送至副脱硫塔的氧化喷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塔高效湿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膏脱水系统由石膏排出泵、旋流器、真空皮带脱水机、石膏输送管路及石膏浆液输送泵构成;主脱硫塔和副脱硫塔的浆液池下部分别连接石膏排出泵,石膏排出泵分别连接旋流器,旋流器的稀浆液输出返回至浆液池,接副脱硫塔的旋流器的浓浆液输出至主脱硫塔的浆液池,接主脱硫塔的旋流器的浓浆液输出至真空皮带脱水机经脱水处理后排放,主脱硫塔和副脱硫塔的浆液池之间设有石膏输送管路,并在该管路上设有石膏浆液输送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448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