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抗剪性混凝土砌块及其成型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4830.1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4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新磊;墨景;王海良;任权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城建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1/40 | 分类号: | E04C1/4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1 | 代理人: | 刘英梅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抗剪性 混凝土 砌块 及其 成型 施工 方法 | ||
1.高抗剪性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砌块主体,砌块主体呈长方体状或正方体状,在砌块主体的上端设有两个向上延伸的插装凸起,两个插装凸起与砌块主体为一次浇筑成型结构,两个插装凸起的形状和大小一致,在砌块主体的下端与两个插装凸起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插装孔,插装孔的形状与插装凸起的形状相匹配,插装孔的深度与插装凸起的高度相同,且插装孔与插装凸起之间设有配合间隙;两个插装凸起均由外包混凝土部分及置于外包混凝土部分内的柱状金属网构成,柱状金属网的下半部分伸入到砌块主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剪性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金属网由沿周向布置的多根竖向金属丝及缠绕在竖向金属丝外上下布置的多圈横向金属丝绑扎构成,每根竖向金属丝的下端均设有向外延伸的折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抗剪性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在砌块主体的其中一侧面上设有拼接凸起,在与该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上设有与拼接凸起的形状和大小一致的拼接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抗剪性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凸起为等边梯形凸起结构,所述拼接凹槽为等边梯形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剪性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凸起为圆柱状凸起,所述插装孔为圆柱孔,插装孔的孔径比插装凸起的外径大2~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剪性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砌块主体上两个插装孔的深度为砌块主体高度的1/5~1/2。
7.高抗剪性混凝土砌块的成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砌块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砌块结构,混凝土砌块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上下两组模具,下模由侧模部分和底模部分构成,其中侧模部分内部形成与混凝土砌块的设定外侧轮廓一致的空腔,在底模部分上设有两成型孔,两成型孔的设置位置及大小与混凝土砌块主体上端的两插装凸起的设定位置及大小一致;上模由上压板和设置在上压板下端的两成型柱构成,两成型柱的设置位置及大小与混凝土砌块主体下端的两插装孔的设置位置及大小一致,混凝土砌块的施工步骤为:
S1支下模:将底模部分设置在侧模部分的下端部,形成型腔;
S2布置两柱状金属网:两柱状金属网提前绑扎成型,首先在两底模部分的成型孔的底部分别设置混凝土垫块,混凝土垫块的高度与混凝土砌块的插装凸起部分外包混凝土的顶部厚度一致;然后将两柱状金属网分别放置到底模部分的两成型孔内,使两柱状金属网的下端支撑在对应成型孔内的混凝土垫块上,并调整两柱状金属网至与对应成型孔同心的位置;在成型孔的侧面与对应柱状金属网的外侧沿周向插入多块混凝土夹块,将柱状金属网夹紧固定在对应成型孔内;
S3搅拌混凝土并浇筑到下模的型腔内;
S4在混凝土凝固前,将上模压盖到下模上,使上模上的两成型柱插入到混凝土中;
S5待混凝土凝固后,拔出上模,即可将成型后的混凝土砌块从下模中取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抗剪性混凝土砌块的成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模和下模均采用金属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城建大学,未经天津城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48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音水泥保温板
- 下一篇:一种负载可调节式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