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阻燃电缆绝缘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5316.X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3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马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龙电器线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101/00 | 分类号: | C08L101/00;C08L23/06;C08L67/08;C08L75/04;C08K13/02;C08K3/04;C08K3/32;C08K5/053;C08K3/22;H01B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阻燃 电缆 绝缘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阻燃电缆绝缘材料。
背景技术
低烟无卤材料具有阻燃,低烟低毒,无卤等特点,在国内甚至国际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现有常规的低烟无卤电缆材料中因添加了大量的无机阻燃剂,在具有高阻燃特性的同时很大程度上损失了材料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以及材料的柔软性,抗低温开裂性,从而限制了产品更广泛的使用。目前,这些材料大多采用单一氮磷系阻燃剂,添加量虽然比较少,但价格昂贵,且存在吸水析出和水解等问题,成束燃烧还会产生大量的烟雾,远远达不到低烟的效果。因此,有必要从配方着手开发出一种新的柔软电缆料,使其能够通过VW-1和成束燃烧的性能测试。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其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具备实用性,才能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阻燃电缆绝缘材料。
发明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型阻燃电缆绝缘材料,它由以下原料组成:按分量计取,低密度聚乙烯30-35份、偶联剂42-46份、硫化剂41-55份,阻燃剂28-40份、基料30-35份、无机填料一10-20份、无机填料二6.9-12.8份,炭黑2.8-6.9份、硅烷偶联剂20-25份、醇酸树脂25.6-30.8份、聚氨酯树脂20-50份、聚磷酸铵20.3-25.6份、季戊四醇20.9-33.6份、三氧化二锑微交联树脂60-70份、阻燃剂58-62份、阻燃协效剂28-35份、抗氧剂16-20份、润滑剂20-29份。
具体地,本发明它由以下原料组成:低密度聚乙烯31份、偶联剂41份、硫化剂17份,阻燃剂29份、基料32份、无机填料一22-32份、无机填料二10.6份,炭黑5.3份、硅烷偶联剂23.2份、醇酸树脂26.1份、聚氨酯树脂29、聚磷酸铵22.1份、季戊四醇25.9份、三氧化二锑微交联树脂66.6份、阻燃剂60份、阻燃协效剂30份、抗氧剂18份、润滑剂26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合理地设计了电缆绝缘材料的配方,通过各个组分的协调作用以及最为合适的含量配比,辅之以合理的制备工艺,获得了具有阻燃阻水同时具有优异稳定的热、力学性能的新型电缆绝缘用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型阻燃电缆绝缘材料,它由以下原料组成:按分量计取,低密度聚乙烯30-35份、偶联剂42-46份、硫化剂41-55份,阻燃剂28-40份、基料30-35份、无机填料一10-20份、无机填料二6.9-12.8份,炭黑2.8-6.9份、硅烷偶联剂20-25份、醇酸树脂25.6-30.8份、聚氨酯树脂20-50份、聚磷酸铵20.3-25.6份、季戊四醇20.9-33.6份、三氧化二锑微交联树脂60-70份、阻燃剂58-62份、阻燃协效剂28-35份、抗氧剂16-20份、润滑剂20-29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本发明它由以下原料组成:低密度聚乙烯31份、偶联剂41份、硫化剂17份,阻燃剂29份、基料32份、无机填料一22-32份、无机填料二10.6份,炭黑5.3份、硅烷偶联剂23.2份、醇酸树脂26.1份、聚氨酯树脂29、聚磷酸铵22.1份、季戊四醇25.9份、三氧化二锑微交联树脂66.6份、阻燃剂60份、阻燃协效剂30份、抗氧剂18份、润滑剂26份。
尽管上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给予了详细描述和说明,但是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依据本发明的构想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效改变和修改,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龙电器线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龙电器线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53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