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蓄热式陶瓷球回收垃圾热解残渣余热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6087.3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5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陶进峰;王惠惠;肖磊;吴道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6 | 分类号: | F23G5/46;F28D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022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蓄热 陶瓷球 回收 垃圾 残渣 余热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蓄热式陶瓷球回收垃圾热解残渣余热的方 法,属于垃圾热解余热回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垃圾热解是将有机物在无氧或缺氧状态下加热,使之分解。垃圾 热解过程中产生的固体残渣的温度取决于热解炉温及热解过程,其温 度范围为500~900摄氏度,其所携带的显热500~1500kJ/kg,如能回 收利用此部分余热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干法熄焦是一种取代湿法熄焦的熄焦技术,在钢铁炼焦工序起到 余热回收作用。干法熄焦技术是以惰性气体为热交换介质,在干熄炉 内与红焦做逆向运动交换热量,使焦炭从1000摄氏度冷却到250摄氏 度以下。同时吸收了红焦热量的高温惰性气体通过干熄焦锅炉换热产 生蒸汽,带动蒸汽轮机发电;冷却后的惰性气体在循环风机的作用下 被送回干熄炉循环,达到连续熄焦的目的。如采用干法熄焦回收垃圾 热解余热,由于垃圾固体残渣相比红焦强度低、易碎,会导致大量粉 尘影响换热,而且垃圾热解所产生的腐蚀气体也会混入惰性气体中, 引起换热管道腐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蓄热式陶瓷球回收垃圾热解残渣 余热的方法,其可高效回收垃圾热解固体残渣的余热,且不产生粉尘 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蓄热式陶瓷球回收垃圾热解残渣余热的方法,蓄热式陶 瓷球作为热载体,与热解后的垃圾固体残渣进行热交换,再将吸收的 热量用于常温垃圾原料的升温与干燥。
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蓄热式陶瓷球与热解后的垃圾固体残渣进行混合,完成热交 换后再分离;
2)换热后的蓄热式陶瓷球与经过预处理的常温垃圾进行混合, 完成热交换后分离,所得垃圾被干燥;
3)步骤2)分离后的蓄热式陶瓷球再返回步骤1)中继续与热解 后的垃圾固体残渣混合进行热交换。
本发明所述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蓄热式陶瓷球粒径为 5~30mm。
本发明所述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热解后的垃圾固体残渣温 度为500~900摄氏度。
本发明所述方法中,步骤1)中,完成热交换的蓄热式陶瓷球温 度在200~500摄氏度。
本发明所述方法中,步骤2)中,完成热交换的垃圾温度达到100 摄氏度以上。
本发明所述方法中,步骤2)中,完成热交换的蓄热式陶瓷球温 度在100摄氏度以下。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回收垃圾热解残渣余热的方法 包括具体如下:
1)将热解后温度500~900摄氏度的垃圾固体残渣与粒径5~30mm 的蓄热式陶瓷球混合,完成热交换后分离,得到温度200~500摄氏度 的蓄热式陶瓷球;
2)换热后的蓄热式陶瓷球与经预处理后的常温垃圾进行混合, 完成热交换后分离,所得垃圾被干燥,温度达100摄氏度以上,所得 蓄热式陶瓷球温度在100摄氏度以下;
3)步骤2)分离后的蓄热式陶瓷球再返回步骤1)中继续与热解 后的垃圾固体残渣混合进行热交换。
本发明以蓄热式陶瓷球作为热载体,将高温的垃圾热解固体残渣 的热量用于垃圾的原料的升温与干燥,有效回收的固体残渣的余热。 该方法可高效回收垃圾热解固体残渣的余热,且不产生粉尘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利用蓄热式陶瓷球回收垃圾热解残渣余热的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蓄热式陶瓷球回收垃圾热解残渣余热的 方法(以环形垃圾热解炉为例),包括如下步骤:
1)垃圾在800摄氏度的环形热解炉内热解,最终出炉固体残渣的 温度为700摄氏度。环形炉出料机为螺旋出料机,在出料机内设有蓄 热式陶瓷球的入口,蓄热式陶瓷球直径为10mm,蓄热式陶瓷球进入 螺旋出料机并与固体残渣接触,随着螺旋出料机的转动,蓄热式陶瓷 球与固体残渣不停的接触混合,完成两者的换热,此时蓄热式陶瓷球 达到300摄氏度。出料机将蓄热式陶瓷球与固体残渣卸入振动筛分机 内,筛分机通过垃圾残渣主要粒径与蓄热式陶瓷球的差异,将蓄热式 陶瓷球筛分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60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废水燃烧装置及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垃圾焚烧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