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乳康丸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6095.8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9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况晓文;李文娟;张居卫;翟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胶州市人民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05 | 分类号: | A61K36/8905;A61K9/20;A61P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康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乳康丸。
背景技术
在女性中有20%左右的人出现乳头痛等疾病,一般来说乳头痛,多与磨擦有关。因为乳头内只有乳腺的导管,没有乳腺组织。主要表现为妇女月经来潮前后或值经期,出现乳头瘙痒难忍,或疼痛不可近衣,经净后逐渐缓解者,称为经行乳头痒痛。经行乳房胀痛根据其发病部位、发病时间等应与肝、胃、肾密切关系。因肝经循胁肋,过乳头、乳头乃足厥阴肝经支络所属,乳房为足阳明胃经经络循行之所,足少阴肾经入乳内。此外,乳头疼痛的病因之一是由于婴儿吸吮不当引起。婴儿含吮乳头时未将足够的乳晕部分含入口腔内,而仅仅是含住了乳头的顶部,反复的吸吮容易使产妇乳头疼痛。乳头刺痛,月月如此,轻者尚能忍受,严重者痛得难以忍受,直接影响到工作和生活。纵观传统医学中诸多医家对乳头痛的描述,其病因病机大多为肝气郁结,郁怒伤肝,气滞血瘀;脉络滞通,或肝肾阴虚,经脉失于濡养而致;或痰湿内蕴,瘀血、痰浊有形之邪互结,积聚乳络,日久而成包块。治疗上以疏肝和胃,化痰散结,清肝泻火,消肿止痛为原则。
西医认为乳头疼痛常见于1、乳腺炎:乳腺炎表现为畏寒、发热、乳房红肿刺痛,且常伴有压痛,严重者形成脓肿。2、乳腺增生:乳腺增生表现为乳房肿块和乳房刺痛,常是周期性的,于月经来潮前或两次月经中间期开始显着,月经来潮后消退。西医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治疗。3、磨擦引起的乳头疼痛。常用的西药治疗有非甾体抗炎药和消炎药等药物,效果不佳,且副作用较多。
目前临床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中成药主要是消乳散结胶囊,其主要成分有柴胡(醋炙)、白芍(炒)、香附(醋炙)、玄参、昆布、瓜篓、夏枯草、牡蛎、当归、猫爪草、黄芩、丹参、土贝母、山慈菇、全蝎、牡丹皮。功用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活血止痛。用于肝郁气滞,痰瘀凝聚所致的乳腺增生,乳房胀痛。作用较局限,且为胶囊剂,吸收较汤剂慢,效果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西医西药主要是手术切除,疗效差强人意,效果不佳,且容易复发;治疗乳腺炎临床主要使用的是非甾体抗炎药和消炎药,效果不佳,对身体肝肾重要器官易造成损害,消炎药易产生不良反应,且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携带方便、吸收效果好、药物平和、安全性高的乳康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乳康丸,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份:黄芪3-5重量份、沙参3-5重量份、丹参3-5重量份、当归3-5重量份、红花3-5重量份、川芎3-5重量份、赤芍3-5重量份、桃仁3-5重量份、生地3-5重量份、党参3-5重量份、炒白术3-5重量份、茯苓3-5份、陈皮3-5份、半夏3-5份、柴胡3-5份、香附3-5份、厚朴3-5份、夏枯草3-5份、延胡索3-5份、蒲公英3-5份、甘草1-2份。
上述乳康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处方称取各药,取夏枯草、香附、蒲公英、延胡索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2)取当归、红花、川芎、桃仁粉碎成粗粉,加入5-6倍重量份的水,浸泡2-3小时,蒸馏提取挥发油,制成包合物,药渣备用;
(3)取丹参、沙参、生地、党参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75%乙醇作溶剂,浸渍4小时后,缓缓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滤过,滤液及药渣备用;
(4)将步骤2、3药渣与黄芪、赤芍、炒白术、茯苓、陈皮、半夏、柴胡、厚朴、甘草6-8倍份量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与步骤3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60℃)的清膏;
(5)取步骤1中的细粉与步骤4中的清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再加入步骤2中的包合物,混合均匀,在加适量辅料,泛丸,干粉盖面上光,60℃烘干,选丸,得1000g。经环氧乙烷灭菌,无菌室内静置7-10天,检验合格后分装,即得。
本方中以柴胡、香附疏肝解郁,丹参调经止痛,黄芪行滞痛痹,北沙参、生地养阴生津,党参、炒白术理气健脾为君。桃仁、红花活血祛瘀,赤芍配伍柴胡柔肝止痛,当归、川芎活血化瘀,陈皮、半夏助君药燥湿化痰,茯苓渗湿,共为臣药。厚朴下气除满,夏枯草平肝散结,延胡索行气止痛,为佐药,甘草具有补脾益气,缓解止痛,调和诸药,为佐使;方中诸药共奏疏肝和胃,化痰散结之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胶州市人民中医医院,未经胶州市人民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60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