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比例使用褐铁矿的烧结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6222.4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2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孙俊波;张延辉;赵立军;陈付振;江治飞;王丽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16 | 分类号: | C22B1/16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比例 使用 褐铁矿 烧结 操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烧结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烧结矿中大比例使用褐铁矿的烧结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钢铁企业含铁原料的日益缺乏,褐铁矿用于烧结生产的比例越来越大,但随之而来的就是褐铁矿烧结存在的技术问题,由于褐铁矿物化性能较特殊,粒度较粗,结晶水含量较高,而且烧损、单烧性能差,按原来传统的烧结技术,烧结配碳量、加水量、负压、废气温度控制水平已满足不了大比例褐铁矿烧结的要求。主要表现在烧结矿强度差,生产率低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烧结大比例使用褐铁矿的推广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增加烧结矿中褐铁矿的比例,降低大比例使用褐铁矿对烧结矿产量和技术指标的影响,以褐铁矿替代进口粉矿,降低烧结原料成本。
为此,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大比例使用褐铁矿的烧结操作方法,对于褐铁矿占原料比例在40%以上的烧结矿操作方法为:
(1)调整原料结构,改善混匀矿烧结性能的匹配程度。由于褐铁矿的同化性强,在配入两较大时易出现过熔现象,故在配矿时应与同化温度较高的铁矿粉搭配使用,以确保烧结料层的透气性,避免烧结生产率降低和烧结矿质量变差,因此配入10~20%巴西矿或磁选精矿。
(2)增加燃料用量,放宽燃料粒度上限。由于褐铁矿本身带入大量的吸附水和结晶水,其蒸发和分解需要消耗一部分热量;另一方面其中的铁是以Fe2O3形态存在,要使Fe2O3变成液相或促进Fe2O3与脉石作用生产液相,均需要较高的温度。因此燃料配比控制在5.5~6.5%,将0~5mm粒级的燃料含量控制在83~86%,这样有利于延长高温保持时间,促进褐铁矿孔隙的闭合,避免液相渗入裂隙发生同化作用而造成脆化。
(3)提高混合料水分添加量。针对褐铁矿湿容量大和制粒时水分高的特点,需增加混合机内水分添加量,提高混合料的制粒性能和料层透气性,改善烧结过程的气体动力学,因此大比例使用褐铁矿烧结混合料时,在混合机内的水分添加量较使用赤铁矿时增加1.5~2.0%。
(4)提高点火温度,延长点火时间。为了使褐铁矿颗粒内的结晶水充分排除,以保证烧结矿强度,可通过通过点火温度,延长点火时间开弥补烧结表层热量的不足,并为料层内提供热量,改善矿物的结晶状态,提高烧结矿强度,点火温度控制在1100~1150℃,点火时间 控制在2.5~3.5min。
(5)采取压料操作。烧结前对料面进行压料,配合厚料层增加台车上烧结料的容积密度,减少料层的收缩量,减弱料层阻力的下降和料面风速的增加,提高烧结矿的强度和成品率。
(6)成品烧结矿实施喷洒氯化钙工艺。烧结矿的主要矿物组成为Fe2O3,且Fe2O3含量较高,导致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现象严重,因而应对烧结矿实施喷洒氯化钙工艺,以遏制烧结矿的低温粉化,氯化钙喷洒浓度为4.5~5.5%,喷洒量为成品烧结矿的2~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不仅解决了烧结大比例使用褐铁矿后烧结矿物理指标变差的问题,同时实现了以廉价的褐铁矿替代进口粉矿,从而可极大降低烧结原料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褐铁矿占原料比例为45%
1、配矿时配入18%巴西矿。
2、燃料配比控制在6%,将0~5mm粒级的燃料含量控制在84%。
3、大比例使用褐铁矿烧结混合料在混合机内的水分添加量较赤铁矿增加1.8%。
4、点火温度控制在1120℃,点火时间控制在3min。
5、烧结前对料面进行压料,增加台车上烧结料的容积密度,减少料层的收缩量。
6、成品烧结矿实施喷洒氯化钙工艺,氯化钙喷洒浓度为5%,喷洒量为成品烧结矿的2.5%。
实施例2:褐铁矿占原料比例为43%
1、配矿时配入15%磁选精矿。
2、燃料配比控制在6.2%,将0~5mm粒级的燃料含量控制在85%。
3、大比例使用褐铁矿烧结混合料在混合机内的水分添加量较赤铁矿增加1.7%。
4、点火温度控制在1140℃,点火时间控制在3.2min。
5、烧结前对料面进行压料,增加台车上烧结料的容积密度,减少料层的收缩量。
6、成品烧结矿实施喷洒氯化钙工艺,氯化钙喷洒浓度为4.8%,喷洒量为成品烧结矿的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62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闸线
- 下一篇:一种特技自行车车闸线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