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杨梅果实提取物在制备功能食品或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6265.2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3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鲜;张夏南;孙崇德;陈昆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185 | 分类号: | A61K36/185;A23L33/105;A61P3/06;A61P1/16;A61K13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赵杭丽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杨梅 果实 提取物 制备 功能 食品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药领域,特别涉及天然来源的杨梅果实提取物在制备降血脂和治疗非酒精性 脂肪肝的功能食品、保健品和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一种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 脂质过度积累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生与肥胖、高血脂和2型糖尿病等密切相关。在欧美等西方 发达国家,肥胖症患者NAFLD患病率为60-95%,高血脂症患者NAFLD患病率为27-92%,2 型糖尿病NAFLD患病率为34-74%,肥胖糖尿病NAFLD患病率几乎达100%。国内对FLD流 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广州和香港等发达地区成人NAFLD患病率在15%左右,发病 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然而,目前除了改变生活方式以外,西医仍无治疗NAFLD的公认方 法,根据中医“药食同源”的理念,从植物源食物中寻找能够控制体重、降血脂和治疗脂肪肝 的功能食品或保健药物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杨梅(MerollarubraSieb.etZucc.),是杨梅科杨梅属的一种亚热带果树,原产于中国,具 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其成熟果实因品种不同而呈现黑红色、红色、粉红色和白色等不 同色泽。研究表明,杨梅果实提取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菌止泻、降糖 及其他多种保健作用。但对其降血脂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报道极少,尤其是对肥胖2型糖 尿病患者的降血脂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杨梅果实提取物在制备降血脂的功能食品、保健品或药物中的 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杨梅果实提取物在制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功能食 品、保健品或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应用糖尿病肥胖兼NALFD的KK-Ay小鼠以模拟肥胖的NAFLD患者,同时应用 C57BL/6正常小鼠为阴性对照,来观察杨梅果实提取物的功效。
本发明的杨梅果实提取物是乙醇提取物,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获得:将杨梅果实冷冻干燥 粉末与95%乙醇溶液(含1%甲酸)按料液比为1:20混合,超声波提取30min,过滤,滤 渣重复提取2次,将滤液混合后,37℃减压浓缩蒸去乙醇,所得杨梅果实粗提水溶液过C18 Sep-pakcartridge(12cc/2g,Waters,Milford,MA,USA),水洗4BV(柱床体积)之后,用100% 甲醇洗脱,洗脱液再次37℃减压浓缩后,真空旋转蒸干得杨梅果实提取物粉末,保存于-20℃。
本发明应用糖尿病肥胖兼脂肪肝的KK-Ay小鼠以模拟肥胖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来观 察杨梅果实提取物的功效。通过各项测试结果显示,杨梅果实提取物不仅能够减轻肥胖小鼠 的体重、改善其糖脂代谢,而且能治疗糖尿病肥胖小鼠所并发的脂肪肝,说明杨梅果实提取 物可用在制备治疗高血脂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功能食品、保健品和药物中。本发明为拓展杨 梅果实的药物应用和食品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尤其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和高血脂人群的 治疗和保健提供了新途径。
附图说明
图1是以KK-Ay鼠为饲喂对象,‘荸荠种’品种杨梅果实提取物对其体重(A)和摄食量(B) 的影响,饲喂5周,每周测定一次体重,摄食量为5周每只小鼠的平均摄食量。C57BL/6+Water 为背景组;KK-Ay+Water为对照组;KK-Ay+BQ200为处理组,剂量为200mg/kgBW。利用 t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p<0.05,与KK-Ay+Water组比较。
图2是‘荸荠种’品种杨梅果实提取物对KK-Ay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饲喂5周,从第2 周开始,每周测定一次。C57BL/6+Water为背景组;KK-Ay+Water为对照组;KK-Ay+BQ200 为处理组,剂量为200mg/kgBW。利用t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p<0.05,**p<0.01, ***p<0.001,与KK-Ay+Water组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62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