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锅炉管内氧化皮沉积量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6308.7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2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宝林;杨占君;白公宝;曹艳;周宁;张建伟;李梦阳;陈璟;孙兴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B1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管 氧化 沉积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锅炉管内氧化皮沉积量测量方法,在锅炉管待测部位的外壁安装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测量锅炉管外弧面自铅垂方向顶点至第一个声束发射阵元之间的弧长L1;若接收探头接收到的第一个超声波所对应的声束发射阵元的编号为N,计算发射探头第一个声束发射阵元到接收探头接收到的首个超声波的声束发射阵元之间的弧长L3;根据锅炉管外弧面自铅垂方向顶点至第一个声束发射阵元之间的弧长L1和发射探头第一个声束发射阵元到接收探头接收到的首个超声波的声束发射阵元之间的弧长L3计算锅炉管内氧化皮的沉积量。本发明方法操作方便,提高了现场锅炉管内氧化皮沉积量的检测效率,为电厂锅炉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炉管内氧化皮沉积量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站机组长期在高温环境中运行,高温锅炉管由于承受着较高压力且运行温度在蠕变温度范围内,在锅炉管投入使用后,锅炉管内壁在过热蒸汽混合物环境中会迅速被氧化。同时,在超高温、温度波动较大或压力波动较大的条件下,锅炉管内壁表面氧化会形成多层结构的膜,这种多层膜一方面极大加快了氧化速率,另一方面阻隔了管内介质与管壁的热量交换,导致管壁温度进一步升高,界面反应速率随之加快,极大加速了内管壁的进一步氧化,通常,称这种多层膜结构为氧化皮。另外,在锅炉启停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所诱发的热应力可能导致氧化皮的剥落,通常氧化皮在自身重力和管件震动的作用下剥落后较为平整的沉积于U型管的弯头处,造成堵塞,使管内水蒸气混合物的流量降低,导致管壁温度异常升高,堵塞严重时可导致锅炉管爆裂。
目前,为了预防锅炉管因氧化皮剥落堆积阻塞而导致的爆管事故,国内外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
(1)微波诊断技术
微波频率比超声波高,分辨力高,但微波在金属表面会发生全反射,适合于非金属材料渗透测厚,金属测厚是通过混合三通把相同两种微波在被检金属正反两个方向同时反射,最后根据检测到的相位不同来确定试件厚度,不适用于从管子外壁检测锅炉管内壁氧化皮厚度及剥落情况。
(2)涡流检测技术
涡流检测技术应用广泛,是检验管子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一种探伤方法,但用外套式或点式探头去测量内壁氧化皮厚度,灵敏度无法保证,各种干扰信号难于分析,所以涡流检测不适用于锅炉管内壁氧化皮厚度测量及剥落情况。此外,涡流检测氧化皮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对于无磁性的奥氏体不锈钢管件,可用此方法,而对于其它有磁性的管件,由于氧化皮和管件都具有磁性使得利用涡流检测氧化皮的方法受到限制。
(3)X射线、工业CT检测技术
射线技术近年来有很大发展,已研制出用拍片方式检测钢管内壁氧化皮厚度及剥落情况,但当氧化皮较薄时,难于精确测量。除此之外,仪器价格昂贵,仪器体积大,受现场条件影响大,不易实现,工作效率低;射线辐射对人体有损害,使得射线检测受到一定限制。
基于上述常用检测手段存在的缺陷,中国专利文献CN104792876A公开了“一种锅炉管内壁氧化层剥落的无损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高频超声波,利用高频超声波经检测点内壁氧化层的内表面及金属层内表面反射后经示波器显示出来,再通过示波器得到的反射回来的两个高频超声波的时间差,根据时间差得到检测点内壁氧化层的厚度,从而判断锅炉管内壁氧化层是否剥落。
上述检测方法通过判断锅炉管内壁氧化皮的剥落情况,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防范氧化皮脱落堵塞引起的爆管事故,但不能精准地判断剥落后沉积于U型管内的氧化皮的沉积量,无法准确预估锅炉管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锅炉管内氧化皮沉积量测量方法,能够准确测量锅炉管内氧化皮的沉积量,为电厂锅炉管安全运行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63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