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极电渣焊隔热板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6354.7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9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战利;白德滨;唐麒龙;郝路平;赵德民;周坤;赵宝;杨永波;王永江;白鹰;张善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K25/00 | 分类号: | B23K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王宇杨;陈琳琳 |
地址: | 150028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极电渣焊 隔热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极电渣焊隔热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冶金复合管由于其巨大的利润空间,受到国内外焊管企业的热捧,国内 焊管企业开始兴建冶金复合管生产线。冶金复合管的内焊部分分为基管焊接和覆管 焊接,其中覆管焊接可以采用带极电渣焊的方法。由于电渣焊采用熔融的渣壳进行导 电,焊接熔池暴露在空气中,其产生的大量辐射热会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为了解决 大量辐射热对焊接机头的影响问题,一般采用带有全水冷方式设计的带极电渣焊内 焊机头,但是该机头的设计方式会显著增加设备的复杂性和操作便利性,也使得设备 的紧凑化设计变得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直缝冶金复合管内覆层带极电渣焊接时熔池辐射热影响焊 接机头正常使用的难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带极电渣焊隔热板及其隔热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带极电渣焊隔热板,包括安装板1、阻流板2、受热板3、第一隔 热层4和第二隔热层5,所述第一隔热层4设置于受热板3和阻流板2之间,所述第 二隔热层设置于安装板和阻流板之间,所述安装板和带极内焊机头连接,所述安装板 1、阻流板2、受热板3、第一隔热层4和第二隔热层5上设置有贯穿带极电渣焊隔 热板的孔道。
所述受热板3的作用是接受熔池辐射热;所述阻流板2的作用是阻断第一隔热 层4和第二隔热层5之间的空气传输;所述安装板1的作用是用于和设备相连接。 所述第一隔热层4和第二隔热层5可阻止热量向上层传输。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通过安装孔安装在带极内焊机 头上。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1、阻流板和受热板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隔热层和 第二隔热层由耐火棉或石棉板材料制成。所述不锈钢材料可以防止设备维护期间空 闲时间,由于环境潮湿等因素而产生锈蚀,防止对设备美观性的影响以及造成焊接熔 池的污染。所述耐火棉或石棉板材料可以防止热量向上层传导。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为中间凹陷边缘平整扩展的结构。所述结构使受热集中在中 间部位,防止辐射热向两侧扩展,对带极内焊机头两侧产生影响,同时该设计结构可 以增加隔热板的强度,使其受热变形减小。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1和阻流板2厚度为2-2.5mm,受热板3厚度为2.5-3.5mm。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热层4和第二隔热层5通过紧固螺钉6安装在安装板、阻 流板2和受热板3之间,且第一隔热层4和第二隔热层5压实后的厚度不小于2mm。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热层4和阻流板2之间还包括若干隔热单元,所述隔热单 元包括隔热层和金属板。所述隔热层可以是和第一隔热层以及第二隔热层相同或近 似的材料。
本发明中安装板1、阻流板2、受热板3、第一隔热层4和第二隔热层5采用“三 明治”压层设计结构,受热板3用于接受熔池所传导来的辐射热;第一隔热层4用 于阻挡受热板3所接受的辐射热向上传导;阻流板2用于隔断第一隔热层4和第二 隔热层5之间的空气传导;第二隔热层5用于阻挡通过第一隔热层4的空气间隙或 隔热材料本身传导到阻流板2上的热量;安装板1用于和设备相连。
本发明的带极电渣焊隔热板有效地解决了熔池辐射热对焊接机头影响的难题, 使冶金复合管电渣焊接机头设计变得简化,在生产中取得不错的效果。受热板温度达 到1000℃左右保持1个小时后,安装板的温度依旧保持在30℃左右的室内温度,取 得了良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带极电渣焊隔热板的爆炸图。
附图标识:
1、安装板;2、阻流板;3、受热板;4、第一隔热层;5、第二隔热层;6、紧固 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仅用作对本发明的解释而并非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未经机械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63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