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禽传染性支气管炎多表位粘膜免疫疫苗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6709.2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2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丹;李殿明;蒲勤;齐春梅;田春辉;刘甜甜;任百亮;张导春;党将将;吴启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明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62;C12P21/02;A61K39/2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株洲***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禽 传染性 支气管炎 多表位 粘膜 免疫 疫苗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用于粘膜免疫的融合蛋白,用于预防禽传染性支气 管炎,其由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主要结构蛋白S1蛋白和N蛋白的多个抗原表位、大肠杆菌不耐热 毒素B亚单位及纯化标签序列组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InfectiousBronchitis,IB)是由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Virus,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泌尿 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感染鸡生长受阻、耗料增加、产蛋下降、死淘率增加,出现呼吸困难、肾脏病变等 症状。本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染,此外,也可以通过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传染。各种日龄、性别 和品种的鸡均易感染,尤以1-4周龄雏鸡最为严重,雏鸡感染后由于呼吸道或肾脏病变而引起死亡,死亡 率高达40%-90%。IB最早于1931年由Schalk和Hawn在美国报道。1936年,Beach和Scbalm证明其病原 为病毒。我国最早于1972年由邝荣禄首次在广东省发现,随后国内大部分省份都有本病发生的报道,至 今为止,该病已呈世界范围流行,是严重危害世界养禽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目前针对IB的防治,尚无 特效疗法,主要通过疫苗来预防,针对IB所用的疫苗品类繁多,有弱毒活疫苗、灭活疫苗以及多价疫苗 等,然而由于本病血清型众多,疫苗免疫效果并不理想,灭活疫苗效果不稳定,传统弱毒苗不能抵抗其他 血清型毒株的攻击,还存在散毒、变异和重组等引起的毒力返强问题。因此,研制安全有效的新型疫苗是 当务之急。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是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第三群禽冠状病 毒的代表株。IBV基因组编码四种结构蛋白:纤突蛋白(S)、核衣壳蛋白(N)、膜蛋白(M)和小膜蛋白(E), 其中纤突蛋白、膜蛋白、核衣壳蛋白是主要的结构蛋白。S蛋白被宿主细胞的蛋白酶切割为S1和S2两条 多肽蛋白。S1亚单位是IBV产生致病性和感染性的主要蛋白,能诱导机体产生血凝抑制抗体、病毒中和抗 体、交叉反应ELISA抗体及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N蛋白是唯一位于膜内的蛋白,有助于形成核衣壳,能特 异性地结合到引导RNA上,参与病毒RNA的合成、转录和翻译,此外,N蛋白有免疫识别相关靶位,能诱导机 体产生抗体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也起着重要作用。M蛋白是冠状病毒外膜最主 要的成分,在病毒装配时可通过与核衣壳相互作用而将后者结合到囊膜上,与病毒的复制有关。除此之外, M蛋白能控制并介导病毒粒子从粗面内质网(RER)和高尔基体膜出芽,在有补体存在的条件下可以中和病 毒的感染。E基因是以IBV为代表的抗原III群冠状病毒区别于抗原I和II群冠状病毒的主要标志之一,E 蛋白在病毒粒子的组成中需要量很少,在IBV感染细胞中却大量存在,说明E蛋白可能与感染细胞的细胞 凋亡有关,另外在病毒的复制过程中,E蛋白与M蛋白协同作用,参与病毒样颗粒的形成和出芽。
近来兴起的黏膜免疫,不仅可以产生很强的抗体应答,而且还能产生较好的细胞免疫效果。黏膜免疫 需要有黏膜佐剂分子,研究证实霍乱毒素B亚单位(简称CTB)、大肠杆菌不耐热毒素B亚单位(简称LTB) 均是良好的佐剂分子(LyckeN,EuropeanJ.ofImmunol,1992,22:2277-2281)。
然而,目前尚未见针对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多表位粘膜免疫疫苗,为了有效预防禽传染性支气管炎, 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型、高效、安全的疫苗。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能用于粘膜免疫的融合蛋白及其疫苗 组合物,能有效预防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感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不同结构蛋白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选择主要结构蛋白S1蛋白和N蛋白的多个抗原表位 作为疫苗框架结构,通过柔性Linker连接后再与大肠杆菌不耐热毒素B亚单位串联,克隆入pRSETB载体 后转化大肠杆菌,经过发酵、纯化、乳化等工艺,获得具有理想免疫原性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粘膜免疫疫 苗。利用本发明制备的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感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明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明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67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