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中医临床医案的疾病诊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7302.1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0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卢朋;钟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医精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50/20 | 分类号: | G16H5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宋宝库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中医 临床 医案 疾病 诊疗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中医临床医案的疾病诊疗方法和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中医临床医案数据;其中,所述中医临床医案数据包括临床症状;将所述中医临床医案数据转换为高维特征向量;其中,所述高维特征向量反映各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将所述高维特征向量与名医医案数据库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从名医医案数据库中确定疾病诊疗建议;如果匹配失败,则基于所述高维特征向量,利用诊疗模型按照预定策略进行症状预测,确定所述疾病诊疗建议;其中,所述诊疗模型基于所述名医医案数据库并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构建而成。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如何扩大疾病诊疗范围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中医疾病诊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中医临床医案的疾病诊疗建议获取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基于海量临床数据构建智能的中医疾病诊疗系统,可以直接用于在线的用户自诊服务;在该领域中已有部分方法,如:
在中医温病诊疗知识模型的建立中,类比西医的诊断层次,将中医温病的诊疗过程分为发病层、诊断层、治疗层和预后层。利用本体论的方法建立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起温病诊疗的知识模型。知识模型中包含多种逻辑推理关系,可以实现推理的功能。
在基于中医四诊合参辅助诊疗系统的感冒判别模型中,通过融合脉诊、舌诊、患者语音以及问诊信息,在此基础上构建了27维的特征向量,在60个临床病例的小样本数据集上,采用RBF核的SVM分类器作为诊疗模型进行训练,判断患者为风寒还是风热感冒。该方法只是局限于某一类疾病的诊疗,而且其样本量太小,严重限制了其推广性能。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中医临床医案的疾病诊疗建议获取方法,其至少部分地解决了如何扩大疾病诊疗范围的技术问题。此外,还提供一种基于中医临床医案的疾病诊疗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中医临床医案的疾病诊疗建议获取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
获取中医临床医案数据;其中,所述中医临床医案数据包括临床症状;
将所述中医临床医案数据转换为高维特征向量;其中,所述高维特征向量反映各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
将所述高维特征向量与名医医案数据库进行匹配;
如果匹配成功,则从名医医案数据库中确定疾病诊疗建议;
如果匹配失败,则基于所述高维特征向量,利用诊疗模型按照预定策略进行症状预测,确定所述疾病诊疗建议;其中,所述诊疗模型基于所述名医医案数据库并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构建而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中医临床医案的疾病诊疗系统,所述系统至少包括:
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中医临床医案数据;其中,所述中医临床医案数据包括临床症状;
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中医临床医案数据转换为高维特征向量;其中,所述高维特征向量反映各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
匹配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高维特征向量与名医医案数据库进行匹配;
第一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如果匹配成功,则从名医医案数据库中确定疾病诊疗建议;
第二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如果匹配失败,则基于所述高维特征向量,利用诊疗模型按照预定策略进行症状预测,确定所述疾病诊疗建议;其中,所述诊疗模型基于所述名医医案数据库并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构建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医精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医精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73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平井地质三维导向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继电保护最小断点集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