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敷治疗肛裂的中药制剂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57805.9 申请日: 2016-01-28
公开(公告)号: CN105663710A 公开(公告)日: 2016-06-15
发明(设计)人: 刘学键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华之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898 分类号: A61K36/898;A61P17/02;A61P1/00;A61K31/045;A61K35/64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555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峨眉***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外敷 治疗 中药 制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公开一种外敷治疗肛裂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肛是肛管,裂是裂开,肛裂是消化道出口从齿线到肛缘这段最窄的肛管组织表面 裂开,反复不愈的一种疾病。肛裂最常见的部位是肛门的前后正中,以前正中为多。肛裂的 发病率约占肛肠病的20%,多以年轻人为主,但肛裂更青睐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我国女性 发病率约是男性的1.8倍,日本大肠肛门会志报告的结果是1.6倍。

我国是世界上认识肛肠疾病较早的国家之一,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古书 《五十二病方》就记载有牡痔,牝痔,脉痔,血痔,肠痔,巢者,人州出等多种肛肠疾病。从《皇 帝内经》开始,中医就把肛裂归属于痔的范畴,《内经·生气通天论》云:“风客淫气,精乃亡, 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认为肛裂与痔的病因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阴 阳不和,关膈壅滞,热毒下注,血渗大肠所致。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侯论》中第一次描述了 肛裂的形状,他说“肛边长裂,痒而复痛出血者,脉痔也”。宋代《圣济总录·痔瘘门》由对五 痔的病因及症状逐一进行了分析,认为“脉痔者,肛边生疮,痒而复痛,出血是也。脏腑蕴积, 风热不得宣通也,风热之气,乘虚流住下部,故肛边生疮,痒痛血出也,实为痛,虚为痒,今实 热下攻大肠,故痒且痛,又脉者血之腑,得热则妄行,故血乃出也。”但于肛裂的典型特点便 时肛痛,出血,血痔似乎更合乎肛裂的症状。同是《圣济总录·痔瘘门》云:“血痔者,因便而 清血随出是也,论曰:血痔者,肺热流毒也,肺与大肠相表里,今肺脏蕴热毒气流渗,入于大 肠,血性得热则流散,故因便而肛肠重痛,清血随出也”。直至清代在祁坤的《外科大成》中才 对肛裂之疼痛,出血,便秘三大特征有了明确认识并提出了具体治法:“钩肠痔,肛门内外有 痔,摺缝破烂,便如羊粪,粪后出血,秽臭大痛者,服养生丹,外用熏洗,每夜塞龙麝丸于谷道 内,一月收功”。肛裂之名最早见于清·马培之的马氏痔瘘七十二种,其中有肛裂痔之称。

现代中医把把肛门裂简称肛裂,也叫肛裂痔、裂痔或者钩肠痔。肛裂从广义上讲应 是所有肛门处有裂口疾患的统称,包括肛裂、肛门皲裂、结核性溃口、梅毒、克隆病和溃疡性 大肠炎引起的裂口等。但临床上中医所谓的肛门裂是特指发生在齿线下肛管皮肤的深及全 层的裂伤,并伴有感染性溃疡。肛裂裂口多呈梭形或椭圆形,长约0.5-1cm,绝大多数见于肛 管后正中部,肛前裂多见于女性,但也不超过10%,而男性肛裂中仅1%属肛前裂。肛裂发生于 两侧更为少见。肛裂是肛肠科的常见病,发病率在肛肠疾病中占20%,仅次于痔疮,男女均可 患病,在我国普查显示:肛裂的发病女性高于男性,好发于年龄20-40青壮年,老人、儿童较 少见,特别是青年妇女发病较多,这可能与妇女妊娠后容易便秘,生育时常易撕裂肛管、会 阴有关。未婚女青年易患肛裂,特别是月经期容易加重,这可能与经期会阴部充血有关。

现代中医对肛裂病因,病机的认识:

现代中医认为肛裂的发生多由于燥火、湿热蕴结肛门,血虚肠燥和气滞血瘀所致。主要 有以下辨证分型:

1、血热肠燥:大便二三日一行,质干硬,便时肛门疼痛,便时滴血或手纸带血。裂口色 红,腹部胀满,溲黄,舌偏红,脉弦数。治宜清热润肠通便。

2、阴虚津亏:大便干结,数日一行,便时疼痛,点滴下血,裂口深红,口干咽燥,五心 烦热。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润肠。

3、气滞血瘀:肛门刺痛明显,便时便后尤甚,肛门紧缩,裂口色紫暗。舌紫黯,脉弦 或涩。治宜理气活血,润肠通便。

而在任建国主编,中国科技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的中国肛肠病学中,肛裂分为四 型,分别为:

1、血热肠燥:大便秘结,便时肛门疼痛剧烈,甚则面赤汗出,便时滴血或手纸染血,色鲜 红,有时心烦易怒,腹部胀满,小便短赤,口干咽燥,舌红苔黄燥,脉弦数。治宜凉血润燥,止 血止痛。

2、湿热蕴结:大便不畅,肛门疼痛,便中带血,伴肛门坠胀,时有黏液,肛周潮湿,身 疲倦怠,口苦。舌苔黄腻,脉濡数。治宜清热利湿通便。

3、气滞血瘀:肛外有裂痔,肛门刺痛或胀痛,便时便后尤甚,肛门紧缩。舌红略紫, 脉弦或涩。治宜活血去瘀,行气止痛。

4、血虚肠燥:大便燥结,便时疼痛出血,伴头眩心悸,面色无华,皮肤干涩,舌淡少 苔,脉细弱。治宜补血养阴,润肠通便。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华之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华之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78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