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补水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8416.8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2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袁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立新 |
主分类号: | A01G27/00 | 分类号: | A01G27/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00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补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动补水的设备,属于机械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阳台上种植的花草或水池里养的鱼,因主人出差或外出旅游,长时间缺 人看管,尤其是天气炎热的夏天,很容易因缺水而干枯死亡;若一次浇灌量 太大,对植物的生长也非常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自动补水器,根据缺水情况适时自动补水,且补水量 可控。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补水器,包括一封闭的储 水箱、一注水管和一水位高度控制管,所述储水箱的进水口设置在储水箱的 底部或侧壁上并通过密封盖密封,所述注水管和水位高度控制管连接在储水 箱的底部或侧壁上,且注水管和水位高度控制管均与储水箱的内腔连通,所 述水位高度控制管的下端比注水管的下端高。
优选为,所述注水管和水位高度控制管连接在储水箱的侧壁靠下部位置 处,注水管、水位高度控制管均为“L”形或斜管,所述进水口设置在储水箱 的侧壁或底部,当进水口位于储水箱侧壁时,进水口、注水管和水位高度控 制管位于储水箱的同一侧。为储水箱加水时可以有两种办法:(1)储水箱翻转 90度呈水平状态,并使进水口朝上,加水完成后,再反方向翻转90度还原, 进水口、注水管和水位高度控制管位于储水箱的同一侧,是为了保证加水过 程中,水不会经注水管和水位高度控制管流出,并优化注水管、水位高度控 制管的形状和设置位置,方便加工制造。(2)储水箱翻转180度呈倒立状态, 并使进水口朝上,加水完成后,再反方向翻转180度还原。
进一步,所述储水箱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列上下间隔布置的安装孔用于安 装注水管和水位高度控制管,从而实现注水管和水位高度控制管的可调节安 装,未使用的安装孔通过堵头密封。根据不同加水量要求,选择注水管和水 位高度控制管的高度,水位高度控制管越高,加水量越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封闭的储水箱用于储存水,水位高度控制管的下端高 度决定补水后水位的高度,注水管用于将储水箱内的水注入需要的容器内,将 储水箱的进水口设置在储水箱的底部或侧壁上,采用翻转90度至水平状态或 倒立的方式进行加水,加水完成后再还原至竖直状态,是为了防止加水过程中 水经注水管、水位高度控制管流出,由于进水口设置在储水箱的底部或侧壁上, 必须采用密封盖密封,防止进水口漏水。注水管和水位高度控制管连接在储水 箱的底部或侧壁上,且注水管和水位高度控制管均与储水箱的内腔连通,水位 高度控制管的下端比注水管的下端高;使用时,注水管和水位高度控制管置于 需要补水的容器内,若容器内液面低于水位高度控制管,则储水箱内的水自动 经注水管和水位高度控制管流入容器内,直至水位上升后正好将水位高度控制 管的下端淹没,此时外面的空气无法进入储水箱,注水管和水位高度控制管自 动停止注水,达到控制水位的目的。若容器内的水被消耗,容器内液面再次低 于水位高度控制管,则储水箱内的水经注水管和水位高度控制管再次流入容器 内,直至水位上升后正好将水位高度控制管的下端淹没,停止注水。如此循环 达到自动补水的目的。该自动补水器利用虹吸原理(即连通器的原理)实现了 自动补水,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制造成本低,方便实用,不单适用于花坛和 水池补水,也适用于其它任何需要适时补水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图2所示,一种自动补水器,主要由一封闭的储水箱1、一注 水管2和一水位高度控制管3三部分组成。储水箱1的进水口设置在储水箱1 侧壁上并通过密封盖4密封,注水管2和水位高度控制管3连接在储水箱1 的侧壁上,注水管2和水位高度控制管3均与储水箱1的内腔连通,水位高 度控制管3的下端比注水管2的下端高。
最好是,注水管2和水位高度控制管3连接在储水箱1的侧壁靠下部位 置处,注水管2、水位高度控制管3均为“L”形,当进水口位于储水箱1侧 壁时,进水口、注水管2和水位高度控制管3位于储水箱1的同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立新,未经袁立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84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甘薯雾培育苗方法
- 下一篇:压力补偿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