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Fe3Si磁性纳米颗粒粉体的低温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8903.4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9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顾豪爽;王林;李岳彬;蔡鑫奇;张翔晖;何健;赵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22 | 分类号: | B22F9/22;H01F1/147;B82Y25/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6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fe sub si 磁性 纳米 颗粒 低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科学中纳米颗粒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晶型发育良好的Fe3Si磁性纳米颗粒粉体的低温制备方法。该Fe3Si磁性纳米颗粒可用于环境保护、信息存储和生物医学诊断等领域。
背景技术
金属硅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金属间化合物,具有结构多变和性能丰富等优点。其中DO3型结构的Fe3Si是一种具有优异磁学性能的抗氧化金属硅化合物,在环境保护、生物医学诊断试剂、自旋电子器件和信息存储器件等微纳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纳米结构的合成与性能研究已成为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目前,Fe3Si主要是在1000℃的高温条件下由粉末冶金法制备,得到的通常是大尺寸的粉末或块体材料。NaweenDahal 等人以五羰基铁和四氯化硅作为前驱体,在高沸点有机溶剂中合成了Fe3Si纳米颗粒,但该法的推广受到了所用五羰基铁和二氯苯等原料具有的易燃、易爆和毒性等性质的限制。[参见:Dahal N,Chikan V.Phase-controlled synthesis of iron silicide(Fe3Si and FeSi2)nanoparticles in solution[J].Chemistry of Materials,2010,22(9):2892-2897.]针对上述现状,本发明提出一种简单的低温制备Fe3Si磁性纳米颗粒粉体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Fe3Si磁性纳米颗粒粉末的低温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设备简单和成本经济等特点,适合规模化生产。所制备的Fe3Si磁性纳米颗粒不仅形貌尺寸均匀,而且具有良好的磁学性能。
一种Fe3Si磁性纳米颗粒粉末的低温制备方法,其步骤是:
(1)将乙酰丙酮铁或硬脂酸铁或油酸铁和二氧化硅纳米粉,按照摩尔比0.3~3配料,氯化钠按照二氧化硅纳米粉摩尔量的2~6倍配料,将乙酰丙酮铁或硬脂酸铁或油酸铁和二氧化硅纳米粉溶解在1~15毫升无水乙醇中,氯化钠溶解在1~10毫升去离子水中;
(2)将步骤(1)中的两种溶液混合,在玛瑙研钵中研磨30~50分钟;
(3)将步骤(2)得到的前驱体在真空干燥箱中在真空度为-50~-100千帕,温度为60~90℃条件下烘干,得到干燥的红色前驱体粉末;
(4)将干燥的红色粉末置于石英舟中在管式烧结炉(型号:OTF-1200,X合肥科晶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中,抽真空后通入氮气或氮氢混合气(10:0.1~10:1)或氮气一氧化碳混合气(10:0.1~10:1),并升温至250~350℃,并保温2~5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20~25℃,得到黑色粉末;
(5)将步骤(4)得到的粉末用10~50毫升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0.1~1摩尔/升)浸泡1~5小时,得到黑色乳液;
(6)将步骤(5)得到的黑色乳液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离心洗涤3~5次,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1~1:5,离心速度为6000~8000转/分钟,离心时间为4~7分钟,得到黑色沉淀物;
(7)将步骤(6)所得的黑色沉淀物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在真空度为-50~-100千帕,温度为70~90℃的条件下干燥2~6小时,得到蓬松的黑色Fe3Si磁性纳米颗粒粉末;
(8)使用X射线衍射仪检测步骤(7)所得到的粉体的物相、晶体结构;
(9)使用原子力显微镜来检测步骤(8)所得到的粉体的形貌以及尺寸;
(10)使用超导量子磁强计来检测步骤(9)所得到的粉体磁学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学,未经湖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89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