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骨修复补偿假体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8993.7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4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朱健;徐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奥康尼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A61F2/30;A61L2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包红健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骨 修复 补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骨损伤康复器械,特别涉及一种软骨修复补偿假 体。
背景技术
软骨是在人体关节内起到缓冲垫或避震器作用的“装置”,其弹性极 强,覆盖和保护骨头末端,用来应付生活中跳跃、摩擦等动作。软骨在人 年轻时是正常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发生退变,甚至消失。失去 了软骨的保护,关节就会发生骨头与骨头之间直接的摩擦和碰撞,病人会 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同时,在骨与骨的直接摩擦刺激下,会向旁边增生 形成骨刺,关节活动受到影响。
因此,针对关节软骨再生和修复方面的研究目前已经成为骨关节炎相 关领域的前沿和热点,人们在修复软骨方面也做了很多尝试,目前主要有 微骨折法、马赛克成形术、自体软骨细胞移植等。
微骨折手术是一种利用关节镜做的微创手术。通过关节镜,医生首先 清除关节中已经钙化的软骨,然后在软骨有缺损的位置,在软骨下方的骨 头上钻出小孔,令一部分骨髓和血液从孔中渗出,形成血液凝块。这种血 液凝块中含有干细胞,可以从中分化形成类软骨的细胞。人体自身会将微 骨折的部位当作机体损伤来应对,为患者提供新的替代性软骨。但是,这 种方法形成的并非真正的关节透明软骨,而是一种类似关节软骨的性能较 差的纤维组织,且术后恢复期相当长,可能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又叫马赛克成形术,就是如镶嵌马赛克一样将不同 直径的正常骨软骨复合体置于软骨缺损区。一般选择膝关节非负重区域的 正常软骨及其下方骨质作为供体,取直径5~12mm、长10~20mm的柱 状骨软骨复合体,清理受损的软骨面及其下方骨质,将供体置于缺损区。 由于供区有限,所以采用该方法能修复的软骨缺损面积比较有限。另外, 该手术操作繁琐,对人体创伤也较大。
自体软骨细胞移植(ACI)是最近才开始尝试的新方法。它是通过取患 者自身的关节软骨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和增殖,然后再植入软骨缺损区。 该方法需要经过两次手术来完成:第一次手术评估软骨缺损,并取软骨细 胞组织;经过大约两周的培养后,在第二次手术时再植入缺损区域。
尽管理论上该方法的前景很好,但目前其治疗效果尚有争议,该方法 需要两次手术才能完成手术过程负载,对医护人员提出了较高的水平要 求,因此费用也比较高昂。故而,尽管该方法在已经应用于临床,但尚未 得到广泛推广。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发明人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利用具有生物亲和性的聚 醚醚酮(PEEK)材料制备软骨修复补偿假体以加速软骨细胞生长,恢复 软骨组织功能。具体地,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手段解决了该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软骨修复补偿假体,其 包括软骨补偿假体部分和软骨固定假体部分,其中所述软骨补偿假体部分 由聚醚醚酮制成,其顶部层为能够与软骨关节面良好吻合的曲面,底部层 为能够与软骨面相连的平面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骨修复补偿假体,其中,所 述软骨补偿假体部分侧面呈能够与软骨边缘紧密结合的圆锥台形,所述软 骨固定假体部分为圆柱形或圆锥台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骨修复补偿假体,其中,所 述软骨补偿假体部分与所述软骨固定假体部分形成为一体或是可装配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骨修复补偿假体,其中,所 述软骨固定假体部分的侧面设置有螺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骨修复补偿假体,其中,所 述软骨补偿假体部分的锥度为6°-1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骨修复补偿假体,其中,所 述软骨补偿假体部分侧面呈能够与软骨边缘紧密结合的圆锥台形,其锥度 为6°-18°,所述软骨固定假体部分为锥度为3°-6°的圆锥台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骨修复补偿假体,其中,所 述软骨固定假体部分由聚醚醚酮制成。以往所使用的骨钉材料多为金属制 品,经常含有Mo等对人体有害的金属离子,采用聚醚醚酮有效避免了 Mo等重金属离子渗入人骨骼中难以排除造成的危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奥康尼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奥康尼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89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