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蛋白产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9449.4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1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龙;孙本军;熊小辉;杨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425 | 分类号: | C07K14/425;C07K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杨国强;张淑珍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蛋白 产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原料中提纯得到蛋白产品的方法,所述原料包含β‑醇溶蛋白、γ‑醇溶蛋白和非醇溶蛋白,并且任选包含大分子碳水化合物和/或油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不使用有机溶剂,并包括下述步骤:(1)将所述原料粉碎并调浆;(2)采用水解酶处理,对原料中的至少一部分大分子碳水化合物进行完全水解或部分水解,并利用粒径差异过滤去除水解产物,从而得到蛋白粗产物;(3)将所述蛋白粗产物洗涤、脱水、干燥,得到最终的蛋白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原料中富集α-醇溶蛋白的方法以及提纯得到蛋白产品的方法,还涉及由上述方法得到的蛋白产品,属于农作物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玉米醇溶蛋白(玉米朊,zein)是一种从玉米或含玉米蛋白的物质、如玉米黄粉饲料(又称玉米蛋白粉,corn gluten meal)或玉米干酒糟及可溶物(DDGS)等产品中提取的产品。醇溶蛋白是玉米胚乳中含量最高的蛋白,占玉米胚乳蛋白中的44wt%~79wt%。玉米黄粉主要从玉米淀粉湿法生产中获得。在玉米湿法生产中,首先制备亚硫酸浸泡玉米,浸泡水与玉米分离后进行蒸发得到玉米浆,玉米随后进行一次和二次破碎分离出胚芽,接着胚乳经过精磨分离出纤维,并将淀粉乳经过预浓缩后在主分离步骤中将麸质分离出来,淀粉经过洗涤后经过脱水、干燥的成品;而上述的麸质经过浓缩、脱水、干燥后制得玉米黄粉;上述胚芽经过脱水、干燥并提取玉米油后得到胚芽粕,上述纤维经过脱水干燥后与胚芽粕分别喷玉米浆后得到纤维蛋白饲料、高粕饲料等产品。
玉米醇溶蛋白作为《中国药典(2010)》中的药用辅料,也获得了美国FDA批准,是公认安全(GRAS)的可直接加入食品中的物质。玉米蛋白质具有表面活性及独特的成膜特性,可作为药剂靶向疏松载体、食品保鲜涂膜、生物可降解包装材料、口香糖、蛋白纤维等,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应用日趋广泛。
玉米醇溶蛋白属于醇溶性蛋白质,可以溶于乙醇、异丙醇或丙酮的水溶液,在纯水或无水乙醇中不溶。主要包含四种组分,即α-醇溶蛋白(约占玉米醇溶蛋白的70wt%~85wt%)、β-醇溶蛋白(约占1wt%~5wt%)、γ-醇溶蛋白(约占10wt%~20wt%)和δ-醇溶蛋白(约占1wt%~5wt%)(Cereal Chemistry,2011,88(2):159-173)。其中,α-醇溶蛋白是最主要的商业化玉米醇溶蛋白。加工制备玉米醇溶蛋白工艺主要利用不同醇溶蛋白组分在提取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别。上述在玉米湿磨工艺中产出的玉米黄粉,蛋白干基含量为约65wt%左右,还主要包含约15wt%~20wt%的淀粉、10wt%~13wt%的纤维以及约6wt%的脂肪,也是商业化玉米醇溶蛋白提取的主要原料之一。商业化工艺主要采用Swallen1941年的专利(US2287649A)和Carter与Reck 1970年的专利(US3535305),如图3所示。用异丙醇或95%乙醇(v/v)在较高的pH值和温度(50-60℃)分批或连续处理玉米黄粉,提取物过滤或离心,再用过量的冷水或低温(-10℃~-25℃)沉淀醇溶蛋白,经真空干燥磨粉得成品。当然,制备玉米醇溶蛋白还有其他或改进工艺,但都是使用有机溶剂(US6602985B1;CerealChemistry Journal,2006,83(5):565-568;Cereal Chemistry,2011,88(4):356-362)或有机酸(Cereal Chemistry,2008,85(2):202-206)为提取剂的工艺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94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