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短距离光学放大模组、放大方法及放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9528.5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9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汤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多哚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短距离 光学 放大 模组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仪器,尤其涉及一种短距离的光学放大模组、放大方法及放大 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光学放大模组结构中,为满足光学放大模组内的成像质量,模组内通常 包含多个光学器件,由于各个光学器件需要一定的安装空间,因此将多个光学器件组成 的光学放大模组往往尺寸和体积都比较大,尤其不能满足智能VR(VirtualReality, 虚拟现实)穿戴设备小空间高放大倍数的显示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短距离光学放大模组、放大方法及放大系统,以解决现 有的光学放大模组结构尺寸较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短距离光学放大模组,该模组包括第一相位延迟片、成像透镜、第二相位延迟 片和反射型偏振片,其中,
第一相位延迟片,设置于具有第一线性偏振方向的光学图像的传输路径上,用于将 该光学图像的偏振方向由第一线性偏振方向转换为椭圆或圆偏振方向;
成像透镜,设置于该具有椭圆或圆偏振方向的光学图像的传输路径上,所述成像透 镜具有靠近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的第一光学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光学面相对的第二光学 面,所述第一光学面为部分透射部分反射的光学面,所述成像透镜用于对透过所述第一 光学面的光学图像进行放大;
第二相位延迟片,设置于所述成像透镜的第二光学面的一侧,用于将该光学图像的 偏振方向由椭圆或圆偏振方向转换为第二线性偏振方向;所述第二线性偏振方向与第一 线性偏振方向正交;
反射型偏振片,贴合于所述第二相位延迟片,所述反射型偏振片具有与第一线性偏 振方向一致的透射方向;
其中,所述光学图像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成像透镜、第二相位延迟片及 反射型偏振片,所述反射型偏振片用于反射由所述第二相位延迟片传来的具有第二线性 偏振方向的光学图像,所述成像透镜用于将反射型偏振片反射回来的光学图像进行放大, 所述第二相位延迟片还用于将放大后光学图像的偏振方向转换为非第二线性偏振方向, 以使得具有该非第二线性偏振方向的光学图像通过所述反射型偏振片。
优选的,所述非第二线性偏振方向为第一线性偏振方向。
优选的,所述第二相位延迟片贴合于所述成像透镜的第二光学面。
优选的,所述模组还包括:吸收型偏振片,
所述吸收型偏振片贴合于所述反射型偏振片的远离成像透镜的一侧,并且所述吸收 型偏振片具有与反射型偏振片一致的透射方向。
优选的,还包括光学显示屏,光学显示屏,用于产生第一线性偏振方向的光学图像, 且所述光学显示屏与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相贴合。
一种短距离光学放大模组,该模组包括第一相位延迟片、成像透镜、第二相位延迟 片和反射型偏振片,其中,
第一相位延迟片,设置于具有第一线性偏振方向的光学图像的传输路径上,用于将 该光学图像的偏振方向由第一线性偏振方向转换为椭圆或圆偏振方向;
成像透镜,设置于该具有椭圆或圆偏振方向的光学图像的传输路径上,所述成像透 镜具有靠近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的第一光学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光学面相对的第二光学 面,所述第一光学面为部分透射部分反射的光学面,所述成像透镜用于对透过所述第一 光学面的光学图像进行放大;
第二相位延迟片,设置于所述成像透镜的第二光学面的一侧,用于将该光学图像的 偏振方向由椭圆或圆偏振方向转换为第一线性偏振方向;
反射型偏振片,贴合于所述第二相位延迟片,所述反射型偏振片具有与第一线性偏 振方向正交的透射方向;
其中,所述光学图像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相位延迟片、成像透镜、第二相位延迟片及 反射型偏振片,所述反射型偏振片用于反射由所述第二相位延迟片传来的具有第一线性 偏振方向的光学图像,所述成像透镜用于将反射型偏振片反射回来的光学图像进行放大, 所述第二相位延迟片还用于将放大后光学图像的偏振方向转换为非第一线性偏振方向, 以使得具有该非第一线性偏振方向的光学图像通过所述反射型偏振片。
一种短距离光学放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多哚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多哚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95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