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厚朴酚在杀灭鱼类寄生原虫中的应用及其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0237.8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6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凌飞;王高学;朱斌;刘广路;宋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05 | 分类号: | A61K31/05;A61P33/02;A61P33/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2100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厚朴 杀灭 鱼类 寄生 原虫 中的 应用 及其 制剂 | ||
本发明公开了厚朴酚在杀灭鱼类寄生原虫中的应用及其制剂:厚朴酚作为一种无公害绿色新型渔药,对鱼类毒性低、不易产生耐药性,能有效杀灭离体和在体多子小瓜虫;将厚朴酚、乙醇和菜籽油混合搅拌至厚朴酚完全溶解,得混合溶液;将表面活性剂以及透皮剂加入混合溶液中后搅拌均匀,即得杀灭鱼类寄生原虫的防治剂,按重量百分比计量,厚朴酚为6~12%、乙醇为3~6%、表面活性剂为1~3%、透皮剂为1~4%的,余量为菜籽油,该防治剂生产成本低,使用方法简单,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厚朴酚(C18H18O2)的用途,尤其涉及厚朴酚在杀灭鱼类体表寄生虫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目前渔业生产中,鱼类病害是实现水产养殖业高产高效的主要障碍之一,其中鱼类寄生虫病是发病率最高,危害最严重的一类鱼类疾病。据全国水产总站统计数据表明,在鱼类118种生物源性疾病中寄生虫疾病占24.58%,其中鱼类寄生原虫病是流行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一类。鱼类寄生原生动物包括肉足鞭毛门(Sarcomastigophora)、复顶门(Apicomplexa)、微孢子门(Microspora)、囊孢子门(Ascetospora)、黏孢子门(Myxozoa)和纤毛门(Ciliophora)六大门类。其中车轮虫、多子小瓜虫(简称小瓜虫)以及黏孢子虫是对鱼类危害比较大的种类,全国各地乃至世界范围内均有报道。目前,小瓜虫病、车轮虫病等寄生原生动物病的流行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有资料显示,在我国的一些省份几乎每年都有这些疾病的发生,引起鱼的死亡并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此外,这些疾病还严重影响了观赏养殖渔业的发展。因此,预防控制和治疗寄生原虫病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当前,我国常用的临床杀原虫渔药主要是硫酸锌、硫酸铜、盐酸氯苯胍、地克珠利等,而日益突出的耐药性、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寄生原虫疾病控制的瓶颈。天然产物易降解、对非靶标生物毒性低,因此从中发现杀虫活性分子是有效创制无公害渔药的一条重要途径。
厚朴酚是从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中提取分离的一种化合物,其结构式为:
厚朴酚的分子式为C18H18O2,分子量为266.32,呈无色针状结晶,在氯仿、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中易溶,微溶于水,熔点为102℃。厚朴酚已知具有抗菌、抗肿瘤、抗氧化、抗溃疡等多种药理作用。目前,尚无厚朴酚在杀灭鱼类寄生原虫的研究与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厚朴酚在制备用于杀灭鱼类寄生原虫多子小瓜虫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灭鱼类寄生原虫的防治剂,该防治剂按重量百分比计量由下列原料组成:6~12%的厚朴酚、3~6%的乙醇、1~3%的表面活性剂、1~4%的透皮剂,余量为菜籽油,上述原料的总和为100%;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吐温-20;所述透皮剂选自水溶性氮酮。
本发明的最后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杀灭鱼类寄生原虫的防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计量称取厚朴酚、表面活性剂、透皮剂、乙醇以及菜籽油,备用;
2)将厚朴酚、乙醇和菜籽油混合搅拌至厚朴酚完全溶解,得混合溶液;
3)将表面活性剂以及透皮剂加入步骤2)所得的混合溶液中后搅拌均匀,即得杀灭鱼类寄生原虫的防治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对已知化合物厚朴酚发掘了新的用途,开拓了新的应用领域。
2)厚朴酚是一种无公害绿色新型渔药有效成分,对鱼类毒性较低、不易产生耐药性,能有效杀灭离体和在体多子小瓜虫,效果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02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