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谷导通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1154.0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7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唐盛斌;曾正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南云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217 | 分类号: | H02M7/217;H02M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谷 控制电路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波谷导通控制电路,包括负半波检测器和频率振荡器,频率振荡器,用于向波谷导通控制电路的内部电路模块提供时钟信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半波选择器、周期循环计数器和可变延时器,
所述周期循环计数器,接收频率振荡器的时钟信号,以为可变延时器提供周期循环变化的控制信号,用于频率抖动控制;
所述负半波检测器,用于通过电压信号反馈引脚VS,检测变压器T在原边绕组Np消磁结束后的电压振荡的负半波波形,并转换为方波信号,提供给半波选择器;
所述半波选择器,用于接收负半波检测器的方波信号和频率振荡器的时钟信号,从频率振荡器发出的时钟信号的上升沿开始选择其后的负半波信号,选择出来的第一个负半波信号的开始点就是频率抖动控制的起点,并将起点提供给可变延时器;
所述可变延时器,用于接收半波选择器所确定的频率抖动控制的起点,作为可变延时器工作的开启点;并接收周期循环计数器的周期循环变化的控制信号,来周期地改变在第一个负半波信号内选定的时间点,由此决定频率抖动的幅度大小,并在选定的时间点输出负窄脉冲给外部的第一N型MOS管的栅极,用以周期循环变化地控制第一N型MOS管的开启;
所述可变延时器,包括:可变基准电压、电源端VCC、接地端、第一电流源I1、第二电流源I2、第四电阻R4、第二N型MOS管MN2、第二电容C2、比较器COMP、输出端Vo,可变基准电压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周期循环计数器的输出端,可变基准电压的输出连接至第一电流源I1的输入端,第一电流源I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电源端VCC,第一电流源I1的输出经第四电阻R4接地;第一电流源I1的输出还连接至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二电流源的输出端、第二电容C2的一端及第二N型MOS管的漏极,第二电流源I2的输入端连接到电源端VCC;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第二N型MOS管的栅极引出作为可变延时器的第一输入端Vi1,连接半波选择器的输出端,第二N型MOS管的源极接地;比较器的输出端引出作为可变延时器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到第一驱动器0106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谷导通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延时器,还包括半波时间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半波选择器的方波信号的负脉宽时间变化量,来控制可变延时器中的可变基准电压,使第一电流源I1输出电流正比于半波时间检测模块所检测的负半波时间变化量,从而在第四电阻R4上得到正比于第一电流源I1输出电流的第三基准电压v3,以通过第三基准电压与半波时间检测模块输出的低电平时间长度成正比,来屏蔽外部寄生参数变化的影响。
3.一种波谷导通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频率振荡器向波谷导通控制电路的内部电路模块提供时钟信号;
通过周期循环计数器接收频率振荡器的时钟信号,以为可变延时器提供周期循环变化的控制信号,用于频率抖动控制;
通过电压信号反馈引脚VS,检测变压器T在原边绕组Np消磁结束后的电压振荡的负半波波形,并转换为方波信号,提供给半波选择器;
通过半波选择器接收方波信号和频率振荡器的时钟信号,从频率振荡器发出的时钟信号的上升沿开始选择其后的负半波信号,选择出来的第一个负半波信号的开始点就是频率抖动控制的起点,并将起点提供给可变延时器;
通过可变延时器接收半波选择器所确定的频率抖动控制的起点,作为可变延时器工作的开启点;并接收周期循环计数器的周期循环变化的控制信号,来周期地改变在第一个负半波信号内选定的时间点,由此决定频率抖动的幅度大小,并在选定的时间点输出负窄脉冲给外部的第一N型MOS管的栅极,用以周期循环变化地控制第一N型MOS管的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波谷导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循环计数器的周期循环变化的控制信号,为低频可变的控制信号;低频可变控制信号的低频频率为125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南云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南云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11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