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360度裸眼3D效果的数字化名片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1722.7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9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俞朝晖;陈琳轶;程雁飞;廖立瑜;李梦宇;孙迪;陈广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B42D1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360 裸眼 效果 数字化 名片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及3D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360度裸眼3D 效果的数字化名片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AR技术即所谓增强现实,其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逼真的视、听、力、 触和动等感觉的虚拟环境,通过各种传感设备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实现用户和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它是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技术,利用这 样一种技术,可以模拟真实的现场景观,它是以交互性和构想为基本特征的 计算机高级人机界面。使用者不仅能够通过虚拟现实系统感受到在客观物理 世界中所经历的“身临其境”的逼真性,而且能够突破空间、时间以及其它 客观限制,感受到在真实世界中无法亲身经历的体验。
另外,名片也是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但是现有名片只停留在平面 上,不具有360°全角度范围内的裸眼3D效果,缺少视觉冲击力;现有名片 的信息传达要么只停留在传统纸质上的固定信息;要么只是将传统纸质上的 信息生成二维码,信息仍然是以简单的文字或者视频的方式进行展示,缺少 趣味性和科技感,并且所展示的信息是固定的,不能实现实时更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360度裸眼3D效果的数字化名片及其 制作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名片平面展示的乏味和缺乏科技感的技术问 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360度裸眼3D效果的数字化名片,其包括:片状载 体,所述片状载体的正面压印有微透镜圆点光栅结构,所述片状载体的背面 印刷有个人信息和AR识别区。
其中,所述的微透镜圆点光栅结构为若干球面凹槽。
其中,所述的若干球面凹槽均匀分布于片状载体上。
其中,所述的若干球面凹槽的直径范围为50nm-150nm。
其中,所述的若干球面凹槽之间的中心距的范围为100nm-200nm。
其中,还包括一可自动识别所述AR识别区的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 识别所述AR识别区,并进行数字化。
一种制作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360度裸眼3D效果的数字化名片的 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片状载体的正面压印微透镜圆点光栅结构;
第二步,进行个人信息进行排版,并设置AR识别区;
第三步,将所述第二步排版的个人信息和AR识别区印刷至片状载体的 背面。
其中,所述的第一步在片状载体的正面压印微透镜圆点光栅结构,采用 二氧化硅微透镜模板压印方式制成。
其中,所述的第一步中在片状载体的正面压印微透镜圆点光栅结构的微 透镜圆点光栅结构为均匀分布的球面凹槽。
其中,所述的第一步中的球面凹槽的直径范围为:50nm-150nm,相邻球 面凹槽之间的中心距范围为:100nm-200nm。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的具有360度裸眼3D效果的数字化名片及其制 作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名片,不需借助任何观察设备,即可看到360°全角度 范围内的裸眼3D效果,增加了视觉上的冲击力;该名片通过AR增强现实技 术,使每张名片都像一个超级形象推销员,将传统名片上的个人信息以3D模 型、3D动画、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多元化、生动有趣的形式进行展示, 大大提高了名片体验的科技感及趣味性,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有360度裸眼3D效果的数字化名片的表面采用二氧化 硅微透镜模板压印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有360度裸眼3D效果的数字化名片的表面微透镜光栅 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有360度裸眼3D效果的数字化名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制作具有360度裸眼3D效果的数字化名片的方法流程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请参阅附图1至附图3,该具有360度裸眼3D效果的数字化名片,其包 括:片状载体1,所述片状载体1的正面压印有纳米级的微透镜圆点光栅结 构11,所述片状载体1的背面印刷有个人信息12和AR识别区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17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电磁驱动微机械双向调谐珐珀滤波器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