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硫电池功能隔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2790.5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4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久清;吴秀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 | 分类号: | H01M10/052;H01M10/058;H01M2/14;H01M2/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功能 隔膜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硫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硫电池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湿法制备锂硫电池隔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是支撑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高效的储能系统将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电池是储存能源的主要途径之一,电池的更新换代给再生能源工业、电子产业和电动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在商业应用中,锂离子电池使用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等含锂金属氧化物作为正极。近年来电动汽车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受过渡金属化合物正极材料储备锂容量的限制,现有的锂离子电池体系能量密度提升空间仍然十分有限,因此要开发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锂二次电池体系,必须发展新型正极材料,并以此新型材料构建新的锂二次电池反应体系。
在各种潜在的正极材料中,硫材料具有高容量密度(1672 mAh·g-1)、高能量密度(2600 Wh·kg-1)、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环境相容性好等优势,这使硫作为一类正极材料备受关注。但是,锂硫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是一个多电子反应,并伴随着复杂的相转化过程。发生电化学反应时,中间放电产物在电解液中发生溶解并在正负极之间循环穿梭。穿梭效应严重影响了锂硫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库伦效率,并导致锂硫电池产生自放电严重等问题。
目前,锂硫电池采用的隔膜大部分为采用熔融拉伸法制备的微孔聚乙烯或聚丙烯膜。在传统锂离子电池中,隔膜具有防止电池内部短路,提供锂离子迁移通道的作用。然而,由于锂硫聚合物也能够通过隔膜迁移到负极,所以这种隔膜并不适用于锂硫电池体系。因此,开发新型锂硫电池功能隔膜是提高锂硫电池性能的关键之一。
本发明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通过控制隔膜孔径大小和膜表面基团极性,制备具有锂离子选择透过性的功能隔膜,能够有效抑制穿梭效应的发生。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锂硫电池隔膜无法抑制穿梭效应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硫电池功能隔膜的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电池隔膜具有锂离子选择透过性功能,能够有效提高锂硫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库伦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硫电池功能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氧化石墨烯溶解在去离子水中,超声0.5-3h,得到浓度为0.005-0.05g/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在超声条件下,将氧化石墨烯、氢氧化锂和一氯乙酸按质量比为1:(20-100):(10-80)进行混合,超声1-5h,得到羧基化氧化石墨烯溶液;将羧基化氧化石墨烯溶液在20-50℃下进行真空干燥;将聚偏氟乙烯、导锂聚合物、造孔添加剂、去离子水、能溶解聚合物的溶剂、羟基化氧化石墨烯按1:(0.05-1):(0.1-0.5):(0.001-0.125):(6.2-9.75):(0.001-0.15)的质量比例混合后,在70℃下熟化24-48h、搅拌12-36h,并在常温下静置脱泡8-48h后得到铸膜液;将铸膜液刮制成湿膜;湿膜在空气中预蒸发后,放入纯水或混合凝固浴1-30min,然后浸泡在去离子水中形成初成膜;初成膜置于锂盐浓度为0.1-1mol/L的去离子水溶液中经过加热活化,活化温度为50-90℃,活化时间为0.5-3h,再置于无水乙醇中浸泡8-24h,取出,放入正丁醇中浸泡8-24h,在空气中晾干,得到锂硫电池功能隔膜。
所述能溶解聚合物的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二甲基乙酰胺、磷酸三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造孔添加剂为聚乙二醇、氯化锂、聚乙烯吡咯烷酮、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导锂聚合物为聚丙烯酸、磺化聚醚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湿膜在空气中预蒸发时间为5秒-10分钟;
所述混合凝固浴的组成为:去离子水与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二甲基乙酰胺、磷酸三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去离子水含量为50%-95%;
所述初成膜浸泡在去离子水中的时间为1-10天;
所述锂盐为氢氧化锂、氯化锂、硝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27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活性炭过滤器
- 下一篇:旋转脱水桶的脱水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