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极耳或电池之间导电复合金属片的复合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3288.6 | 申请日: | 2016-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22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谢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惠华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2/20;H01B5/02;H01B1/02;B21B1/38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17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之间 导电 复合 金属片 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极耳或电池之间导电复合金属片的复合轧制方法,可以很好的对双面开槽的电池极耳或电池之间导电复合金属片进行复合,提高了复合效率和成品率,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在两块具有同样的宽度和长度的作为极耳或电池之间导电复合金属片的基材的金属带材的一侧表面上开设凹槽,将金属条分别镶嵌在两块金属带材的凹槽中,金属条对应金属带材的凹槽等宽进行裁剪;分别在两块金属带材的未开设凹槽的一侧表面对应接触的轧辊上涂抹润滑油后将金属带材送入复合轧机进行复合轧制;分别清洗两块带材的接触润滑油的一侧表面,再将两块带材清洗后的表面相对贴合后送入轧机复合轧制成一块金属带材并轧制至所需厚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池极耳或电池之间导电复合金属片的复合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20393217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池内部的极耳或电池之间导电复合金属片,与纯金属的极耳或电池之间导电复合金属片相比具有较好的点焊性,见图1中的极耳或电池之间导电复合金属片结构的示意图,极耳或电池之间导电复合金属片的基材为金属带材1,在金属带材1的正反两个面分别开设凹槽3,凹槽内复合有另一种金属条2,在加工这样的极耳结构或电池之间导电复合金属片结构加工时是通过轧辊将两个面的金属条2一起压轧复合在金属带材1的凹槽中,然而由于金属带材1的正反面分别需要开凹槽再复合轧制金属条,金属带材1和金属条2为分别为不同的金属,不同的金属之间复合轧制较为困难,通常轧制时往往会加机油进行润滑,提高轧制效率,而且复合轧制处在轧制时一旦有机油渗入轧制的缝隙里就无法复合在一起,这样的结构在复合轧制时金属带材的正反两个面均不能加机油润滑轧制,使得轧制效率很低,可靠性和成品率都比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极耳或电池之间导电复合金属片的复合轧制方法,可以很好的对双面开槽的电池极耳或电池之间导电复合金属片进行复合,提高了复合效率和成品率。
一种电池极耳或电池之间导电复合金属片的复合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分别在两块具有同样的宽度和长度的作为极耳或电池之间导电复合金属片的基材的金属带材的一侧表面上开设凹槽,将金属条分别镶嵌在两块金属带材的凹槽中,金属条对应金属带材的凹槽等宽进行裁剪;
二、分别在步骤一得到的两块金属带材的未开设凹槽的一侧表面所对应接触的轧辊上涂抹润滑油后将金属带材送入复合轧机进行复合轧制;
三、分别清洗步骤二得到的两块金属带材的接触润滑油的一侧表面,再将两块金属带材清洗后的表面相对贴合后送入轧机复合轧制成一块金属带材并轧制至所需厚度。
进一步的,两块金属带材由一块作为极耳或电池之间导电复合金属片的基材的金属带材沿厚度方向切分获得。
进一步的,在对作为极耳或电池之间导电复合金属片的基材的金属带材以及用于复合的金属条轧制复合,先对作为极耳或电池之间导电复合金属的基材的金属带材以及用于复合的金属条进行以下处理:
a、用除油剂清洗除油;
b、对作为极耳或电池之间导电复合金属片的基材的金属带材以及用于复合的金属条表面进行去氧化层处理;
c、对作为极耳或电池之间导电复合金属片的基材的金属带材以及用于复合的金属条表面进行离子处理;
d、对作为极耳或电池之间导电复合金属片的基材的金属带材以及用于复合的金属条渗透退火。
进一步的,步骤d中的的退火温度为750-850℃。
进一步的,作为极耳或电池之间导电复合金属片的基材的金属带材为铜,用于复合的金属条为铝。
进一步的,作为极耳或电池之间导电复合金属片的基材的金属带材为镍,用于复合的金属条为铝。
进一步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惠华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惠华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32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