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纳米管界面增强的电子烟导油绳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3448.7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4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典;田兆福;陆漓;梁俊;黄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8/06 | 分类号: | D01F8/06;D01F8/16;D01F8/14;D01F8/10;D01F8/18;C03C25/6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李红团 |
地址: | 530001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界面 增强 电子 烟导油绳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碳纳米管界面增强的电子烟导油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璃纤维:将10~1000g的玻璃纤维分散在水和/或乙醇溶剂中,加入一定量酸化处理后的碳纳米管材料,在20~100℃下搅拌12~120小时,使得碳纳米管上面的基团和玻璃纤维上面的基团充分反应;反应结束之后用去离子水将未反应的碳纳米管清洗2~4次,60~200℃烘干后得到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璃纤维;
(2)制备碳管界面增强的电子烟导油绳:将步骤1所得的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璃纤维分散在0.05~5M的硅烷偶联剂溶液中,预处理1~8小时;将预处理好的玻璃纤维浸泡在树脂当中,经过纺丝固化得到纤维,最后将纤维缠绕成导油绳,60~100℃烘干,得到碳纳米管界面增强的电子烟导油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入的碳纳米管材料的量为加入玻璃纤维的量的0.1%~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可以为单壁碳纳米管或者多壁碳纳米管,经过混酸酸化处理之后的平均粒径为10-1000nm,表面的主要官能团为羧基和羟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混酸酸化处理之后的平均粒径为50-500nm。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入的玻璃纤维的量为100-500g。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碳纳米管和玻璃纤维反应的温度为50-80℃,反应时间为24-72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硅烷偶联剂溶液的浓度为0.5~1M,预处理时间为1~3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树脂为环氧树脂、醋酸乙烯酯树脂、聚丙烯树脂或聚酯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纺丝的方法为湿法纺丝、熔融纺丝或静电纺丝。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碳纳米管界面增强的电子烟导油绳。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碳纳米管界面增强的电子烟导油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绳导热系数0.3~4W/(m*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344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