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鲜茶叶杀青分选塔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3522.5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5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溪县桃舟乡同盛茶叶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B08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杀青 分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鲜茶叶的分选、杀青设备与系统。
背景技术
绿茶加工工艺一般包括分选、杀青、揉捻及干燥,其中杀青的目的是快 速使氧化酶特别是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失活,从而阻止茶多酚(主要是 儿茶素)的氧化;揉捻过程一方面是做形,另一方面使杀青叶细胞破碎,茶 汁溢出,内含物进一步转化;干燥也是一种热化学作用,主要作用是进一步 除去水分,同时形成香气并促进酯型复杂儿茶素进一步向简单儿茶素转化。 杀青、揉捻及干燥加工工序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绿茶特有的色绿、味浓爽、 香高鲜等品质特征,而这些品质特征与其品质成分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有很 大关系。
在杀青和烘干的过程中,都伴随着儿茶素的变化。其中儿茶素属于黄烷 醇类化合物,在绿茶中的含量为12%-24%,是绿茶中的重要呈味物质,具有 较强的收敛性。目前茶叶中已探明的儿茶素单体及异构体主要有:没食子儿 茶素(GC)、儿茶素(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表没食 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没食子儿茶素没 食子酸酯(GCG)、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等。这些儿茶素在茶叶的加工工程 中极不稳定,易发生氧化、热解、聚合和转化等一系列作用而使其总量降低, 单体比例发生变化,影响茶叶的品质和保健功效。
通常的烘干工艺为:
(1)杀青:将绿茶嫩叶放入杀青机中进行杀青,所述杀青时的温度为165 ℃,时间为4min;
(2)做形:将杀青后的茶叶放入做形机中进行做形,所述做形时的温度 为80℃,机速为175r/min;
(3)预烘:将做形后的茶叶放入烘干机中进行预烘,所述预烘时的温度 为115℃,预烘时间为18min;所述预烘时茶叶的叶层厚度控制在 2-2.5cm;
(4)烘干:将烘干机的温度降至95℃,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25min; 所述烘干时茶叶的叶层厚度控制在1.5-2cm。
在这一过程中,茶叶的杀青都设置在160摄氏度左右,对其中的儿茶素 易发生氧化、热解、聚合和转化等一系列作用而使其总量降低,单体比例发 生变化,影响茶叶的品质和保健功效。
另外分选是指,将刚采摘的鲜茶叶中的茶梗、砂石杂质剔除的过程,目 前一般采用人工进行分选,效率低下,且不能实现自动化的筛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分选和杀青在不同的工艺中进行完成的现状,本发明提供一种 新型的一体化处理系统,使包含在茶叶中的杂质充分的完全剥落,得到表面 清洁的茶叶,并实现清洗,以及杀青功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鲜茶叶杀青分选塔,其特征在于,
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部空腔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清洗室、杀青室、 一级热交换室、二级热交换室和污物池组成,
所述塔体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茶叶出口,所述茶叶出口出设置有聚拢 器和闸门,所述塔体的顶部还设置有四个排气口,并在排气口处设置滤网, 所述的四个排气口构成一个方形,分居在四个方位,所述排气口与支排烟管 道相连,形成循环风的出风通道,且各个支排烟管道均与换热单元进行连接,
所述的清洗室内设置有环形的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环形的布水 管和均匀的安装在布水管上的高压喷雾头,布水管布置在清洗室靠近顶部的 位置,所述高压喷雾头朝下喷射,在茶叶翻转的过程中完成茶叶的清洗工作, 所述喷淋装置外接高压水泵,高压水泵外接冷凝水塔,并在冷凝水塔上设置 有清水补充口和液位控制装置;
所述清洗室的下方为杀青室,所述的杀青室的塔体侧壁上设置有三个喷 管,三个喷管在同一高度上围绕塔体的轴线均匀布置,且每个喷管沿着塔内 倾斜设置,所述的各个喷管外接上均设置有鲜茶叶进口和和热气进口,所述 热气进口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的鲜茶叶进口上设置有闭风器,
所述的杀青室的下方设置有一级热交换室,所述的一级热交换室内设置 有换热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溪县桃舟乡同盛茶叶专业合作社,未经安溪县桃舟乡同盛茶叶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35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