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EST风格框架下响应的动态封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3560.0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8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est 风格 框架 响应 动态 封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态封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REST风格框架下响应的动态封装方 法,用于按照REST风格动态构建含有不同类型属性的响应。
背景技术
在REST风格的框架下,描述一个Web服务的接口通常需要包含如下元素:
用于标识被请求资源的URL地址(URI)
请求资源的方法(HTTPMethod)
请求的参数(RequestBody)
响应的参数(Response)
其中RequestBody和Response中的参数通常以预定义的数据结构进行保存。在REST风 格的框架下,对于具有相同URI和HTTPMethod的请求,若RequestBody中的参数不同,那么 返回的Response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数据结构。若想实现在相同URI和HTTPMethod下返回 不同结构的响应,常见思路有以下三种:
1.在Response中置入一个Map,Map中包含响应中的所有信息。其优点是组装方式比较 灵活。缺点是响应结构没有直观的定义,并且使用Swagger等API生成框架生成的API中无法 正常的解析response结构。
2.在Response中置入一个bean,该bean包含所有响应中可能包含的属性。优点是 用一个bean定义了所有的响应类型,且在API生成框架中能够正常解析显示。缺点是如果响 应类型很多,那么bean中包含的属性也会非常多,不但不利于后期维护,生成的API文档也 不易阅读。
3.在Response中置入一个bean,该bean需要继承一个包含不同类型响应中都具有 的属性的公共bean,bean中只需要定义某类响应特有的属性即可。本方法作为方法2的改进 版,其优点是响应结构直观易懂,且在API生成框架中能够正常解析显示。缺点是如果响应 的种类很多,仍然需要编写大量的bean文件,增加了工作量和后期维护的难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REST风格框架下响应的动态封装方 法,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直观,能被API生成框架正确解析,同时不需要编写大量bean文件,而 通过动态附加属性的方式生成响应的方法。使用本发明可以有效的减少编写bean文件的工 作量,降低后期维护的难度。
本发明利用了cglib库动态生成bean的特性,对给定的公共bean进行解析,获取其 属性,并增加新的定制属性,然后重新封装成bean。新生成的bean类型与公共bean一致,且 同时具有公共bean的属性和定制属性,并且属性值也得到了保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REST风格框架下响应的动态封装方法,
利用cglib库可以动态生成bean的特性,将需要返回的公共bean进行解析,提取其属 性,并通过反射的方式添加定制的属性,生成新的bean,最后将属性值重新写入bean中,生 成新的bean实例,嵌入response中并返回。
利用BeanInfo和PropertyDescriptor对bean进行解析,并获取属性的名称、类型, 并通过反射机制调用bean的getter方法获取属性值。
通过反射的方式添加定制的属性,生成新的bean:利用BeanGenerator添加bean属 性,并构建新的bean对象。
将属性值重新写入bean中:利用BeanMap向bean中的属性赋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调用一个静态函数,即可动态的向一个给定bean中附加定制属性,而无需 编写大量的bean文件。同时新获取的bean实例类型与给定bean相同,规范性得到了保证,在 Swagger等API生成框架中也可以正确的解析,有效降低了开发难度和后期维护难度。
为REST风格框架下相同URI和HTTPMethod下需要返回不同类型响应的需求提供 了简易的响应封装方式,并且可以支持第三方API生成框架的解析。由于是直接对返回的响 应实例附加属性,所以不再需要针对不同的响应编写bean文件,大大降低了工作量和后期 维护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处理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更加详细的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35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