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防碰撞的方法、装置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4475.6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04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赵家哲;宫百艳;杨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095 | 分类号: | B60W30/09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碰撞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汽车防碰撞的方法、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公路上的汽车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公路上超车需求会越来越多。由于视野问题,超车时很可能发生由于驾驶员没有发现前面车辆导致两辆车发生正面碰撞的情况。公路上的汽车超车时,很容易被前面的同等车高或者更高车高的车遮挡视野,不能看到对面车道上是否有车过来,盲目超车可能与对面来车发生正面碰撞。并且,不同的定位汽车位置信息的定位装置的定位结果也不相同,相互之间存在着误差。
发明内容
为防止汽车碰撞以及解决多种定位装置定位的汽车位置信息的误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防碰撞的方法、装置及汽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防碰撞的方法,应用于第一车辆,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云端存储系统发送的第二车辆的第一定位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定位信息为所述第二车辆通过第一卫星定位装置定位后上传至云端存储系统的位置信息;
接收云端存储系统发送的所述第二车辆的第二定位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定位信息为所述第二车辆通过第一通讯模块定位后上传至云端存储系统的位置信息;
接收距离检测传感器检测获得的所述第二车辆位置的第三定位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定位信息、所述第二定位信息和所述第三定位信息进行均值计算,确定最佳定位信息;
根据所述最佳定位信息,输出所述第二车辆在电子地图上的位置图像;
其中所述第二车辆为距离所述第一车辆预设距离范围内的车辆。
优选地,所述用于汽车防碰撞的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云端存储系统发送定位距离所述第一车辆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车辆的定位信息的定位请求;
其中,所述云端存储系统根据所述定位请求向所述第一车辆发送所述第二车辆的第一定位信息和第二定位信息。
优选地,所述用于汽车防碰撞的方法还包括:
将通过第二卫星定位装置定位的所述第一车辆的当前定位信息上传至所述云端存储系统;
将通过第二通讯模块定位的所述第一车辆的当前定位信息上传至所述云端存储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防碰撞的装置,应用于第一车辆,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云端存储系统发送的第二车辆的第一定位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定位信息为所述第二车辆通过第一卫星定位装置定位后上传至云端存储系统的位置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云端存储系统发送的所述第二车辆的第二定位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定位信息为所述第二车辆通过第一通讯模块定位后上传至云端存储系统的位置信息;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距离检测传感器检测获得的所述第二车辆位置的第三定位信息;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定位信息、所述第二定位信息和所述第三定位信息进行均值计算,确定最佳定位信息;
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佳定位信息,输出所述第二车辆在电子地图上的位置图像;
其中所述第二车辆为距离所述第一车辆预设距离范围内的车辆。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定位请求模块,用于向所述云端存储系统发送定位距离所述第一车辆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车辆的定位信息的定位请求。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通过第二卫星定位装置定位的所述第一车辆的当前定位信息上传至所述云端存储系统;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通过第二通讯模块定位的所述第一车辆的当前定位信息上传至所述云端存储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所述的用于汽车防碰撞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防碰撞的方法,应用于云端存储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车辆分别通过卫星定位装置定位后上传的第一定位信息以及通过通讯模块定位后上传的第二定位信息;
提取多个车辆中的第一车辆的当前定位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定位信息和所述第二定位信息,判断距离所述第一车辆预设距离范围内的车辆为第二车辆;
将所述第二车辆对应上传的所述第一定位信息和所述第二定位信息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车辆。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车辆发送的定位请求,根据所述定位请求,提取所述第一车辆的当前定位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44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车辆自主性换道时机决策方法
- 下一篇:车辆控制方法、车辆控制装置和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