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学污泥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5235.8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4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田宝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神克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28;B01J20/30;C02F11/00;C02F1/28;C02F101/34;C02F10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 污泥 资源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污泥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将造纸厂污水处理后得到的污泥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通过干燥、粉碎、筛分、碳化后得到多孔固体物,另一部分通过加酸溶解、氧化、过滤,得到滤液,将所得的多孔固体物置于所得的滤液中,浸渍2~4小时,蒸发,去除全部水分,破碎,得到颗粒物;所述的颗粒物可以用于苯酚的脱除。当述的两部分之间较为合适的质量比为1:1.2~1.5,当质量比为1:1.3时,即用于得到多空固体物的部分与用于得到溶液的部分,两者质量比为1:1.3时,资源利用率最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学污泥的资源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造纸业水污染治理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在造纸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含高浓度悬浮物及有机物质的污水,如不处理就排入江河湖泊,将造成严重环境污染,随着环境污染严俊性,国家对治理污染提出更高要求,制定发布相互环境保护管理措施,造纸厂面临对排放污水进行处理的工作。
如今普遍采用的均相芬顿类技术处理污水,芬顿法是近年来逐步推广的一种催化氧化技术,利用酸性条件下二价铁和三价铁(典型芬顿氧化法)或者其他过渡金属(类芬顿氧化法)催化双氧水产生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将废水中的难降解成分矿化。芬顿类氧化反应在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工艺流程简单,具有巨大的工业化推广潜力。这些芬顿类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仍然是二价铁离子与过氧化氢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在此原理下,芬顿处理技术存在较大的问题在于铁泥产生量十分高,铁泥产生量高的原因在于反应体系中需要大量的亚铁盐作为反应试剂,而亚铁经过芬顿反应后生成三价铁,最终通过沉淀的形式排出而产生了大量的含铁铁泥;在芬顿体系中,每升废水中二价铁离子的投加量在几百甚至几千毫克,这些铁盐经过反应后成为三价铁,最终都需要通过沉淀的形式从系统中分离出来,从而使得芬顿氧化法产生的铁泥量十分高。
大量二价铁离子盐的投加不仅造成了最终铁泥量的增加,同时造成了运行成本的增加,提高了企业的负担。此外,这些含铁化学污泥不仅仅含有细小纤维、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和一些有机物质,同时还含有大量的病原体、寄生虫卵以及铜、砷、铅、锌、铝、汞等重金属和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等有害成分。这些化学污泥,不仅将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其中的有害成分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及臭气将成为影响城市环境卫生的一大公害。
目前,造纸污泥处理方法有投海、填埋、土地利用、焚烧等。投海对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食物链造成严重威胁,国际公约己明令禁止。填埋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处理方法,但因其存在着污染填埋场附近地下水风险,污泥运输和填埋场地建设费用较高,填埋场容量有限,土地资源日益匮乏等因素,使其逐渐被淘汰。污泥焚烧技术是将脱水污泥直接送入焚烧炉焚烧,是“最彻底”的污泥处理方法,它能使有机物全部炭化,有效杀死病原体,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泥体积,但污泥焚烧投资大和运行费用高,绝对经济效益偏低,投资回收期长。
综上所述,采用的均相芬顿类技术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含铁污泥,如何处置这些污泥将决定芬顿工艺在未来工程化推广的可行性。据估计,全国每年约产生2000万吨造纸污泥,作为固体废弃物的造纸污泥变废为宝。的处理与处置一直是制浆造纸企业面临的难题。如何妥善科学地处置这一类化学污泥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课题,当今的共识是将污泥视为一种资源加以有效的利用,在治理污染的同时变废为宝。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造纸厂污水处理后得到的污泥,难以处理的现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学污泥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在治理污染的同时变废为宝。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学污泥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其特点在于将造纸厂污水处理后得到的污泥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通过干燥、粉碎、筛分、碳化后得到多孔固体物,另一部分通过加酸溶解、氧化、过滤,得到滤液,将所得的多孔固体物置于所得的滤液中,浸渍2~4小时,蒸发,去除全部水分,破碎,得到颗粒物;所述的颗粒物可以用于苯酚的脱除。当述的两部分之间较为合适的质量比为1:1.2~1.5,当质量比为1:1.3时,即用于得到多孔固体物的部分与用于得到溶液的部分,两者质量比为1:1.3时,资源利用率最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神克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神克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52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托盘式组合型光分路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背光模组中导光板的聚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