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电线路断股捋回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5544.5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7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凌烈;王洪光;刘爱华;常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G1/14 | 分类号: | H02G1/14;H02G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何丽英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断股捋回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修复作业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输电线路断股捋回装置。包括驱动装置、丝杠、第一丝母、第二丝母、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导轨、夹持器、捋线环及固定架,其中驱动装置、丝杠及导轨安装在固定架上,丝杠可转动、并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导轨与丝杠平行,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通过滑块均与导轨滑动连接,丝杠上设有旋向相反第一丝母和第二丝母,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与第一丝母和第二丝母连接,夹持器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接,捋线环设置于夹持器内。本发明能够将输电线路上已散落的断股捋回到原来的线槽位置,能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保障线路作业安全,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修复作业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输电线路断股捋回装置。
背景技术
架空输电线路在巨大的交变张力、由振动引起的弯曲应力和气温急剧变化引起的长期疲劳共同作用下导致材质脆变,在雷击、电气闪络的作用下引起表面损伤,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架空输电线产生裂纹、断股等缺陷,严重威胁导线本身及其送变电设备和人身安全。
传统的人工作业修复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电力系统的需要,电力部门迫切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于输电线路的断股修复作业中。目前,电力部门在输电线路断股后采用的措施主要是人工对断股进行补修,补修前由人将伸出的断股捋回到原来的线槽位置里,然后再用细铁丝或者预绞丝将该处线路缠绕,或者用补修管来补修线路断股处。由于断股的位置处于一档内线路之间,需要人出线去作业,并且捋线、缠绕作业的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因此,需要研制能够快速捋线的装置来代替人工对输电线路断股进行自动捋线,提高效率,减轻人员劳动强度,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断股捋回装置。该装置解决人工捋线存在的危险性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能够将输电线路上已散落的断股捋回到原来的线槽位置,能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保障线路作业安全,提高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电线路断股捋回装置,包括驱动装置、丝杠、第一丝母、第二丝母、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导轨、夹持器、捋线环及固定架,其中驱动装置、丝杠及导轨安装在固定架上,所述丝杠可转动、并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导轨与丝杠平行,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通过滑块均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丝杠上设有旋向相反第一丝母和第二丝母,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与第一丝母和第二丝母连接,所述夹持器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捋线环设置于夹持器内;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丝杠旋转,使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沿导轨向相反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夹持器的打开和闭合。
所述夹持器包括夹持器第一组件和夹持器第二组件,所述夹持器第一组件和夹持器第二组件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持器第一组件和夹持器第二组件的端部设有顶板;
所述捋线环包括捋线环第一组件和捋线环第二组件,所述捋线环第一组件和捋线环第二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夹持器第一组件和夹持器第二组件内。
所述夹持器第一组件和夹持器第二组件均包括连接架、第一夹座、第二夹座、顶珠套筒组件及拨销件,其中第一夹座和第二夹座安装在连接架上,所述第一夹座和第二夹座的内侧相对面上均设有用于顶紧捋线环的顶珠套筒组件,所述拨销件安装在第二夹座的上端或下端,用于打开捋线环。
所述顶珠套筒组件包括套筒、压缩弹簧及钢珠,其中压缩弹簧和钢珠依次容置于套筒内,所述套筒的端部设有直径小于钢珠直径的通孔,所述钢珠外露于套筒,同时不能从套筒中滑出。
所述捋线环第一组件和捋线环第二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基座、销钉固定环、捋线销钉,其中基座和销钉固定环均为半环形,所述销钉固定环固定安装在基座内侧,所述捋线销钉安装在销钉固定环上,所述基座的两侧面设有与所述夹持器连接的夹持定位结构;所述捋线环第一组件和捋线环第二组件闭合时,两侧基座的两端通过钩挂机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55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