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GBT中形成电荷存储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5806.8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2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马彪;钱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331 | 分类号: | H01L21/331;H01L2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栾美洁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gbt 形成 电荷 存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方法,特别涉及一种IGBT中形成电荷存储层 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简称IGBT)是由双 极型三极管(BJT)和绝缘栅型场效应管(MOSFET)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 半导体器件,其中BJT一般采用能工作在高电压和高电流下的巨型晶体管(Giant Transistor,简称GTR)也即电力晶体管。IGBT兼有MOSFET的高输入阻抗和GTR的低 导通压降两方面的优点,非常适合应用于直流电压为600V及以上的变流系统如交流电 机、变频器、开关电源、照明电路、牵引传动等领域。
图1所示为普通的IGBT器件的结构示意图,以沟槽栅结构为例,现有方法中通过 在N型掺杂的衬底材料如硅衬底1的正面形成正面图形之前,对硅衬底1进行背面减薄 并进行注入、退火推阱的方法形成厚度为10微米~20微米的缓冲层即N型场终止层9。 形成N型场终止层9之后才进行正面图形工艺,IGBT的正面图形工艺包括元胞区和耐压 保护区,耐压保护区围绕在元胞区的周侧。所述元胞区形成有IGBT的单元结构,所述 IGBT的单元结构包括:
P阱4,形成于硅衬底1的正面;
多晶硅栅2,填充在栅极区域的沟槽内,且沟槽内侧表面形成有栅氧化层3,所述 栅氧化层3隔离多晶硅栅2和P阱4;
发射区6,由形成于所述P阱4表面的N型重掺杂区组成,被所述多晶硅栅2覆盖 的所述P阱4表面用于形成连接所述发射区6和所述N型漂移区的沟道,所述发射区6 也即IGBT中的MOS器件的源区;
P阱引出区5,由P型重掺杂区组成;所述P型引出区5穿过所述发射区6进入到 所述P阱4中,所述P阱引出区5同时和所述发射区6和所述P阱4接触;
正面金属层7,栅极和发射极分别由正面金属层7组成,栅极通过穿过介质层8的 接触孔和所述多晶硅栅2接触,发射极通过接触孔和所述P阱引出区5接触;
背面图形包括由背面P型重掺杂离子注入形成的P型注入层10,由所述P型注入层 10组成IGBT的集电区;对所述P型注入层10进行激光退火激活,并在所述硅衬底1 的背面形成背面金属层11,背面金属层11作为集电极,其一般有Al、Ti、Ni和Ag叠 加形成。
对于IGBT器件来讲,提高导通态的电流密度非常重要。目前,业界有很多提高电 流密度的工艺方法,比较常见的有背面场终止(FieldStop,简称FS)优化、正面电子 注入增强门极晶体管(InjectionEnhancedGateTransistor,简称IEGT)结构及正面 电荷存储层结构等。
图2所示为正面引入电荷存储层(CarrierStored,简称CS)的IGBT的结构示意 图,该IGBT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普通IGBT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P阱4的底部形成 有N型掺杂的电荷存储层12。所述电荷存储层12是硅衬底1中额外再掺入N型杂质形 成的,电荷存储层12作为空穴的势垒能够对空穴形成良好的阻挡从而提高整个漂移区 的载流子整体浓度,对漂移区实现电导调制,同时可以改善漂移区的载流子分布,获得 更小的关断时间,所以能降低关断损耗。
现有的含有电荷存储层的IGBT制造方法中,电荷存储层12是通过磷注入之后再高 温推阱形成的,如图4所示,然后再形成栅极结构以及P阱和后续源区等正面工艺。图 3所示是图4所示方法形成的IGBT沿图2中的AA线的浓度曲线,曲线201对应于发射 区6的掺杂浓度,曲线202对应于P阱4的掺杂浓度,曲线203对应于电荷存储层12 的掺杂浓度。可知现有形成电荷存储层的方法,电荷存储层12会延伸整个P阱4的范 围,电荷存储层12的掺杂会影响到P阱4的掺杂,而P阱4的掺杂浓度确定器件的开 启电压(Vth),所以为了维持开启电压的正常,电荷存储层12的掺杂浓度要远低于P 阱4,这样电荷存储层12的掺杂浓度受限于P阱4的掺杂浓度,而电荷存储层12的较 低掺杂浓度对优化饱和压降与关断损耗的权衡关系的作用很弱。
除此之外,图4所示的现有方法必须采用高能注入设备将磷注入至深度达4~5微 米的位置,同时需要进行大量热推阱,导致了注入的磷扩散比较广,使得电荷存储效应 比较弱且磷的扩散还会影响开启电压(Vth)、短路电流(Isc)等参数的调整。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58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晶片中心定位装置
- 下一篇:具有电子元件的电子器件和形成工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