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6722.6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5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东;张永欣;沈汝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8 | 分类号: | F24H1/18;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44425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静芝 |
地址: | 51149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水器,其包括水箱外壳、水箱内胆、辅助加热装置和循环装置。所述水箱内胆由水箱外壳包裹,并与水箱外壳之间形成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中设有一容置空间;所述辅助加热装置和所述循环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辅助加热装置一端与所述水箱内胆内部连通,另一端通过循环装置与水箱内胆内部连通。本发明通过于水箱内胆外部外置辅助加热装置和循环装置,使辅助加热装置与水隔离,避免了辅助加热装置因被水包裹而产生结垢和腐蚀导致的损坏和漏电现象的发生,并增强了热水器的使用安全性和方便了辅助加热装置的维修操作;同时加快了水箱内胆内的水的流动,加快了冷水和热水相互交融的速度,提高加热效率并减少水中的细菌滋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水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般在热水器的水箱内胆里增设一辅助加热装置,为热水器水箱内胆里存有的水加热,以对应提高水温温度并增加相对可用的热水量,解决了现有热水器对低温水加热慢或加热效果不显著的问题。但是,现有在水箱内胆里内置辅助加热装置的热水器存在以下缺陷:
(1)由于水箱内胆的水量多且水流流速低,而水中带有的结垢因子及酸性离子相对较多,则置于水箱内胆里的辅助加热装置的表面更容易结有水垢及发生腐蚀,容易发生损坏及存在漏电危险;
(2)由于辅助加热器周围的水量较多,且水箱内胆水流流速低,虽然辅助加热器周围的水的水温会上升较快,但是其他部分的水的水温上升较慢,加热效果不明显,加热效率低;
(3)水箱内胆中的水的水温上升后,由于水几乎不流动,则水箱内胆中的水更容易滋生细菌;
(4)需要维修辅助加热器时,必须放完水箱内胆里全部水,才能对辅助加热器中损坏的元件进行更换,操作较为麻烦;
(5)为保持水箱内胆的清洁度,在水箱内胆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对水箱内胆进行清洁,但现有热水器的水箱内胆结构较为复杂,用户不能自动清洗,需要专门的清洁人员进行清理,增加了用户的后期支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热水器,通过于水箱内胆外部外置辅助加热装置和循环装置,使辅助加热装置与水隔离,避免辅助加热装置因被水包裹而产生结垢和腐蚀导致的损坏,也避免漏电现象发生,增强了热水器的使用安全性并方便了辅助加热装置的维修操作;同时加快了水箱内胆内的水的流动,加快了冷水和热水相互交融的速度,提高加热效率并减少水中的细菌滋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水器,其包括水箱外壳、水箱内胆和辅助加热装置,所述水箱内胆由水箱外壳包裹,并与水箱外壳之间形成保温层。进一步,还包括循环装置,以及所述保温层中设有一容置空间;所述辅助加热装置和所述循环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辅助加热装置一端与所述水箱内胆内部连通,另一端通过循环装置与水箱内胆内部连通;所述水箱外壳包括壳身和壳盖;所述水箱内胆设置于所述壳身内;所述壳盖盖设于所述壳身顶部,且其内设有所述容置空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于水箱内胆外部外置辅助加热装置和循环装置,使辅助加热装置与水隔离,避免了辅助加热装置因被水包裹而产生结垢和腐蚀导致的损坏和漏电现象的发生,并增强了热水器的使用安全性和方便了辅助加热装置的维修操作;同时加快了水箱内胆内的水的流动,加快了冷水和热水相互交融的速度,提高加热效率并减少水中的细菌滋生,通过水箱外壳的结构设置,只需要揭开壳盖,即可对位于壳身顶部的辅助加热装置、循环装置和控制电路板进行检修,方便了热水器的维修。。
具体地,所述水箱内胆开设有一加热出口和第一热水入口;所述辅助加热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加热出口连通相接,其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循环装置的抽吸口连通相接;所述循环装置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热水入口连通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67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