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可穿戴设备的闹铃控制方法及闹铃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7086.9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59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华;张浩;任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穿戴 设备 闹铃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闹铃控制方法及闹铃控制装置,其中,用于可穿戴设备的闹铃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生理信息;根据所述用户的生理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进入睡眠状态;若判定所述用户进入睡眠状态,则记录所述用户的睡眠时长;在记录所述用户的睡眠时长的过程中,根据预设睡眠时长和预设睡眠截至时刻的优先级,进行闹铃提醒。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自动调整闹铃,无需用户手动调整,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尽量避免影响他人,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闹铃控制方法和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闹铃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需求场景】
人物:用户A
时间:中午12:30
需求:A想要睡眠30分钟
相关的技术方案中:
A大致需要估计一个入睡时间,比如15min,即12点45分入睡,那他预设一个13点15分的闹钟,就大致能够将睡眠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
事实上,由于中午周围环境的嘈杂,A很难准确预计自己将何时入睡,一旦入睡晚了20min,则闹钟会在10min后响起,如此一来,A越晚入睡压力就会越大,进而可能得重设闹钟时间,重设过程中,脑子又变得更清新睡不着,无法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自动调整闹铃,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因此,如何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自动调整闹铃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可穿戴设备的闹铃控制方案,能够自动调整闹铃,无需用户手动调整,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闹铃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生理信息;根据所述用户的生理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进入睡眠状态;若判定所述用户进入睡眠状态,则记录所述用户的睡眠时长;在记录所述用户的睡眠时长的过程中,根据预设睡眠时长和预设睡眠截至时刻的优先级,进行闹铃提醒。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用户在清醒状态和睡眠状态时的生理信息是不相同的,比如用户进入睡眠状态时的心率信号、脑波信息等生理信息相对于清醒状态时变化比较规律、平稳,所以通过获取用户的生理信息(如通过可穿戴设备上的传感器采集用户的生理信息),根据用户的生理信息,判断用户是否进入睡眠状态,由于可穿戴设备(如耳机、手环等)为与人体高度贴近的设备,在人体的生理信号检测上具有天然优势,其输入信号的信噪比更高,使得能够更准确地确定用户是否进入睡眠,无需用户自己估算何时能够入睡;同时通过在判定用户进行睡眠状态,记录用户的睡眠时长,并在记录用户的睡眠时长的过程中,根据预设睡眠时长和预设睡眠截至时刻的优先级(优先级可由用户设置或系统默认设备),进行闹铃提醒,使得能够根据预设睡眠时长和预设睡眠截至时刻的优先级自动调整闹铃,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此外,由于可穿戴设备与人体高度贴近,在进行闹铃提醒时,可采用较小的闹铃提示音量,例如耳机,不仅可以设置较小的提示音量且是局部发音,又或者是手环,可以设置为振动方式的闹铃提示,从而尽可能地避免影响他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预设睡眠时长和预设睡眠截至时刻的优先级,进行闹铃提醒的步骤,具体包括:若所述预设睡眠时长的优先级高于所述预设睡眠截至时刻的优先级,则当检测到所述用户的睡眠时长达到所述预设睡眠时长时,进行闹铃提醒;若所述预设睡眠时长的优先级低于所述预设睡眠截至时刻的优先级,则在达到所述预设睡眠截至时刻之前,检测到所述用户的睡眠时长达到所述预设睡眠时长时,进行闹铃提醒,或在检测到所述用户的睡眠时长未达到所述预设睡眠时长,但检测到当前时刻达到所述预设睡眠截至时刻时,进行闹铃提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70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