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富含阳离子海滨盐碱土的改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7555.7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9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刚;刘颖;伍钧;沈飞;张延宗;谢丽苹;曾咏梅;漆辉;邓仕槐;张静;宋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77/00 | 分类号: | A01B7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王震秀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富含 阳离子 海滨 盐碱土 改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富含阳离子海滨盐碱 土的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滨海盐碱土是盐碱土的一个种类,它是由沿海地区的盐渍淤泥 发育形成的。其形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盐分的地质沉积阶段, 由于高度矿化的海水不断浸渍,同时近海沉积的土体内富含大量易 溶性盐类,一旦出水成陆后,盐分开始就重新分配,并向地图聚集; 二是随着高等植物的出现,盐渍淤泥便发育而成滨海盐土。而这些 土壤是滨海新区建设和农业、生态用地的重要土壤资源,但是其上 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农业产量低而不稳,极大地影响了农、 林、牧业生产和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严重制约着新区滨 海生态农业科技园等特色农业园区的建设和区域都市型、现代农业 的发展。
然而,目前在改良土壤时,还存在如下两方面重要的问题尚未 得到解决:(1)针对不同性质的盐碱土而言,化学改良剂的效果的 差异往往很大,利用何种改良剂以及其使用方法能改良何种性质的 盐碱土尚未得出定论;(2)在确定某种改良剂可以处理某种盐碱土 时,如何兼顾改良效果和经济成本,尚未有深入的研究。
江苏盐城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江苏省北部,东临黄海,是 名名副其实的盐城。盐城市的气候,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向南暖温带 气候过渡的地带。由于东临黄海,海洋调节作用非常明显,也可属 于湿润的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丰沛,雨热同季,日照充足, 无霜期长。这种气候,既有利于稻、麦、棉的生长,又有利于大豆、 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以及蔬菜和果树的种植;也有利于鱼、蟹、 对虾、贝类等水产品的养殖。该市土壤成土母质由淮河、长江、黄 河的冲积物经海浪的作用在沿海沉积形成。受到海潮和海水型地下 水的的影响,沿海地区土壤盐分重、养分含量低,地下水矿化度高、 土壤盐碱化严重,地上和地下淡水资源缺乏。
因此,寻求一种适合于江苏盐城的盐碱土的改良方法成为本领 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含阳离子 海滨盐碱土的改良方法。该方法适合于改良江苏盐城的盐碱土。该 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向富含阳离子海滨盐碱土加入改良剂,进行改良处理;所述改 良剂为腐殖酸、生物质炭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腐殖酸的浓度为1-20 ppm腐殖酸水溶液;所述生物质炭的添加量为富含阳离子海滨盐碱 土重量的0.5-4%;所述富含阳离子海滨盐碱土的理化性质为:容重 至少为1.70g/cm3,pH至少为8.30,TDS至少为340mg/L。
对盐碱土的改良而言,腐殖酸和生物质炭在原理上均有一定的 效果,生物质炭具有较高的CEC、弱碱性、低密度和较高的C/N比 等性质,因此可被用于土壤改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 壤的保肥持水能力。腐殖酸具有弱酸性,对H+浓度有较大的缓冲范 围,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节pH,中和碱性。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大量的实验摸索发现,腐殖酸或生物质炭 对于盐碱土的改良而言,其改良效果会因盐碱土性质的不同而产生 较大的不同。
对于容重至少为1.70g/cm3,含水量为20.64%,pH至少为8.30, TDS至少为340mg/L的江苏盐城盐碱土而言,本发明可以很有效的 对其中的Na+、Ca2+、K+、Mg+进行迁移。然而,如本发明的对比实 施例所示,当盐碱土的理化性质不同时,本发明的方案并不能有效 的对其中的Na+、Ca2+、K+、Mg+进行迁移。
因此,显而易见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容重至少为1.70 g/cm3,含水量为20.64%,pH至少为8.30,TDS至少为340mg/L 的江苏盐城盐碱土的高效的改良方法。
优选的,所述生物质炭为农作物秸秆生物质炭。
优选的,所述富含阳离子海滨盐碱土的理化性质为:容重至少 为1.71g/cm3,含水量为20.64%,pH至少为8.31,TDS至少为344 mg/L。
优选的,所述改良剂为腐殖酸;更优选的,所述腐殖酸的浓度 为1-10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75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