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定量进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8679.7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4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段兴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景瑞阳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10 | 分类号: | G01N3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定量 进样器 | ||
一种全自动定量进样器。包括进样器分自动进样组件、定量环组件、校正组件三个部分,其特征在于:自动进样组件通过螺杆与阀体中的定量活塞杆连接,阀体的左侧分别设有上标准进气接口和下标准进气接口,阀体的右侧分别设有上载气接口和下载气接口,阀体一侧设有的气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分别与校正组件中有气压采集器、温度采集器连接,下载气接口与检测器一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定量进样器,它通过同步电机旋转实现自动进样,在进样过程中,实时对定量环的体积进行校正,从而提高其定量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定量进样器,涉及的是进样定量技术领域,主要适用于气体的进样定量。
背景技术
传统气体定量环一般采用6通阀原理,6通阀手动切换到进样位,从进样口进气,气体进入定量环,之后手动切换到采用位。气体从进样位切换到采样位是气路有打的改变,会造成气路中流量波动,对分析时会造成大的影响;六通阀每次只能接一个定量环,如需改变定量环的体积,需手动更换新的定量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采用步进电机旋转,实现自动进样和校正的一种全自动定量进样器。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全自动定量进样器包括自动进样组件、定量环组件、校正组件,所述定量环组件包括一阀体,自动进样组件通过螺杆与阀体中的定量活塞杆连接,阀体的左侧分别设有上标准进气接口和下标准进气接口,且上标准进气接口和下标准进气接口对称设置,阀体的右侧分别设有上载气接口和下载气接口,且上载气接口和下载气接口对称设置,定量活塞杆上间隔设有分别与上载气接口和下载气接口、上标准进气接口和下标准进气接口相通的通道,通道间用密封圈隔离;阀体一侧设有气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校正组件中的气压采集器、温度采集器连接,下载气接口与检测器一端连接;校正组件中的气压采集器、温度采集器与主控单片机连接;自动进样组件包括步进电机、同步主动轮、同步带和同步被动轮,步进电机上固定同步主动轮,同步主动轮通过同步带与同步被动轮连接,同步被动轮连接螺杆。
通道数量为8-15个,通道间用密封圈隔离。
实施该技术后的明显优点和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定量进样器,它通过步进电机旋转实现自动进样,在进样过程中,实时对定量环的体积进行校正,从而提高其定量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定量环组件,2-自动进样组件,3-校正组件,4-步进电机,5-同步主动轮,6-同步被动轮,7-同步带,8-螺杆,9-阀体,10-定量活塞杆,11-上标准进气接口,12-下标准进气接口,13-上载气接口,14-下载气接口,15-主控单片机,16-气压采集器,17-温度采集器,20-气压传感器,21-温度传感器,22-检测器,23-密封圈,24-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所示,进样器包括自动进样组件2、定量环组件1、校正组件3三个部分。
定量环组件1包括一阀体9,自动进样组件2通过螺杆8与固定在阀体9中的定量活塞杆10连接,阀体9的左侧分别设有上标准进气接口11和下标准进气接口12,阀体9的右侧分别设有上载气接口13和下载气接口14,阀体9一侧设有气压传感器20和温度传感器21,气压传感器20和温度传感器21分别与校正组件3中的气压采集器16、温度采集器17连接,下载气接口14与检测器22一端连接;校正组件3中的气压采集器16、温度采集器17与主控单片机15连接;自动进样组件2包括步进电机4、同步主动轮5、同步带7和同步被动轮6,步进电机4上固定同步主动轮5,同步主动轮5通过同步带7与同步被动轮6连接,同步被动轮6连接螺杆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景瑞阳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景瑞阳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86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