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段式电加热管控制系统及其分段加热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8877.3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8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雷龙;相爱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李凌峰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段式 热管 控制系统 及其 分段 加热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加热技术,特别涉及分段式电加热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制热原理其实是制冷形式的相反现象。空调器中的冷媒试剂通过室外机交换器从外 界空气中吸取热量,再把室外的热负荷通过室内机向室内空气“散热”;室外环境温度的高低 会影响制热效果:在达到一定制热效果情况下,环境温度越高,消耗能量越少,反之,环境 温度越低,消耗能量越高。
在室外温度低于5度以下,空调制热效果会明显下降,即使压缩机、风机高速运转,也 难以通过换热方式使室内环境温度达到26度以上的温度,空调的制热效果会比较差,不能满 足人们的要求,除了华南地区外,我国冬季其他地方的环境温度均会低于5度以下,为了提 高制热效果,现在的空调大都增加的辅助电加热功能。比如制热时,空调室内机盘管温度低 于45度时,开启电加热,当室内机盘管温度高于55度时退出电加热,这样空调本身制热系 统和辅助电加热就结合起来,既满足用户需求,也利用了空调系统。
目前市场上的家用空调(挂机或柜机)均采用将单根电加热管固定到空调室内蒸发器上, 制热时当室内盘管温度或空调进风口温度低于一定值时,开启电加热,达到一定值关掉电加 热。但存在的问题有: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昼夜温差较大,这样就形成一款空调在温度高的 地方,电加热利用率比较低,在温度低的地方,电加热利用率比较高,另外现在的空调一般 使用一根电加热管,未达到一定温度时全部开启,达到一定温度时全部关断,造成一方面室 内温度波动大,制热舒适度不够,另一方面电加热不停的开启关断,缩短电加热寿命,增加能 耗,本文采取分段式电加热方式,可以有效避免以上情况,提高制热舒适度,空调能效及产 品寿命,降低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电加热技术加热能耗高、电加热管寿命短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段式电加热管分段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如下步骤:
对室内环境温度进行实时检测,设定进行加热的设定温度;
当室内环境温度低于所述设定温度3度以上6度以上时,启动一段电加热进行加热,当 室内环境温度低于所述设定温度6度以上时,启动两段电加热同时进行加热;
当室内环境温度低于设定温度6度以上且高于设定温度3度以上时,关断任意一段电加 热,当室内环境温度低于设定温度3度以下时,两段电加热全部关断。
具体地,通过电加热管实现分段电加热。
具体地,当流过电加热管的温度进行监控,当流过电加热管的温度达到一定值时,电加 热管的热熔断体断开。
对于上述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控制芯片、第一分段加热模块及第二分段加热模块, 所述控制芯片分别与第一分段加热模块及第二分段加热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分段加热模块包括第一开关放大电路、第一继电器、第一温控器及第一热熔断 体,所述第一开关放大电路与控制芯片及第一继电器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与第一温控器连 接,第一温控器与第一热熔断体连接;
所述第二分段加热模块包括第二开关放大电路、第二继电器、第二温控器及第二热熔断 体,所述第二开关放大电路与控制芯片及第二继电器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与第二温控器连 接,第二温控器与第二热熔断体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开关放大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及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电阻 一端与控制芯片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后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 管的发射极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另一端与第一继电器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放大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及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三电阻一端与控 制芯片连接,另一端与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后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 极与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另一端与第二继电器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一电阻及第三电阻的阻值为1000欧姆,第二电阻及第四电阻的阻值为 10000欧姆。
具体地,所述第一继电器及第二继电器分别与输入值为12伏特的电压源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热熔断体与第二热熔断体共用零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88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睡眠环境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低谷电蓄热蓄冷热泵空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