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膜增氧曝气板及曝气装置、以及藻类生物驯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8908.5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54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泳;胡金霞;刘璇;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玻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34;C02F7/00;A01G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郭晓华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膜 增氧曝气板 装置 以及 藻类 生物 驯化 方法 | ||
1.一种生物膜增氧曝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级叠加设置的曝气板,每层曝气板上分别铺设有膜材料,且所述膜材料上附着有固氮藻类生物;其中,所述膜材料的过滤精度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所述固氮藻类生物用于将曝气装置排出的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分离并形成一个阻止氧气通过的粘液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膜增氧曝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材料的流道宽度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所述膜材料的有效膜面积亦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膜增氧曝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板包括顶层、中层、底层三层支架板,所述三层支架板的厚度由上至下逐层递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生物膜增氧曝气板,其特征在于,顶层支架板的厚度为中层支架板厚度的1/2,中层支架板的厚度为底层支架板厚度的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生物膜增氧曝气板,其特征在于,层叠设置在底层曝气板上的中层曝气板、顶层曝气板均沿同一竖直方向设有生物培养液投料孔。
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膜增氧曝气板构成的生物膜增氧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污水蓄水池,所述污水蓄水池底部设有增氧口,所述污水蓄水池的上部设有溢流口;
一设置在所述污水蓄水池内的生物膜增氧曝气板,所述生物膜增氧曝气板的外缘与所述污水蓄水池的内壁相配合;
一用于向膜材料上的固氮蓝藻提供营养成份的生物配药箱,所述生物配药箱加药管穿过所述生物膜增氧曝气板上的生物培养液投料孔,并竖直伸入所述曝气板内,所述加药管的外径与所述生物培养液投料孔的内径相配合;
一用于监测水体中含氧浓度的溶解氧监测设备,所述溶解氧监测设备的检测端伸入污水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膜增氧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增氧曝气板的外缘与污水蓄水池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膜增氧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级曝气板的总体厚度为水体底层到水面高度的3/5-9/1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膜增氧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增氧曝气装置还包括一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生物配药箱的投药管道阀门、溶解氧监测设备以及进水口的进水阀电连接。
10.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膜增氧曝气板的藻类生物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藻类生物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膜材料分别铺设在多层级曝气板上,并将多层级曝气板浸泡于藻类生物培养液中;
S2、在室温条件下,向藻类生物培养液中加入固氮藻类生物,使固氮藻类生物在膜材料间生长、繁殖;
S3、经过48-72小时的培养,至观测到膜材料表面均匀分布固氮藻类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玻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玻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890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