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射线固化型喷墨用油墨组合物、记录物及喷墨记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9246.3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4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伊东淳;中根博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D11/30 | 分类号: | C09D11/30;B41M7/00;H01L23/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线 固化 喷墨 油墨 组合 记录 方法 | ||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针对申请日为2012年01月19日、申请号为 201210018192X、发明名称为“放射线固化型喷墨用油墨、记录物及喷墨记 录方法”的申请提出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射线固化型喷墨用油墨、记录物、及喷墨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基于图像数据信号在被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记录方 法,利用了各种方式。其中,喷墨方式由于以廉价的装置、仅在需要的 图像部喷出油墨并在被记录介质上直接形成图像,因此能高效地使用油 墨,运行成本低。
近年,为了在被记录介质的表面形成耐水性、耐溶剂性、以及耐擦 性等良好的图像,在喷墨方式的记录方法中,一直在使用照射放射线而 固化的放射线固化型喷墨用油墨。
另一方面,近年,通常将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IC)芯片)等封装 而成的电子部件(IC封装)用于各种设备,在这样的电子部件上施加 印刷文字、符号、标志等的标记。因此,需要施加适于电子部件的标记 的印刷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向以喷墨方式附着在IC芯片等电子部 件上的油墨照射紫外线,从而使油墨定影在该电子部件上的标记方法。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安装有多个裸芯片的基板的周缘部的移除基板部 以喷墨方式印制批号等的标记方法。
另外,例如,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印刷电路布线板制造中的喷 墨记录方法,该方法将照射的紫外线的累积光量和照度设定在特定范 围,以使得含有二氧化钛的油墨以最大油墨膜厚10~30μm进行固化。 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喷墨印刷方法,该方法包括:从喷墨打印机将 含有着色剂、光聚合引发剂和环氧试剂的紫外线固化性油墨喷射到印刷 电路基板上来提供标记的工序、和在至少2秒钟后使该标记暴露于紫外 线的工序。
另外,例如,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在IC封装上进行涂布,并在其 上施加标记的模具IC封装。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在具有多个IC芯片的 晶片中,仅在不良IC芯片的位置进行标记的方法。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7433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33237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2147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表2007-52745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2539839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3-2731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专利文献1~6中公开的技术均是耐擦性、密合性和耐醇性 中的至少任一项较差。因此,产生现有的标记方法难以应用于精密的电 子部件这种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耐擦性、密合性和耐醇性优异的放 射线固化型喷墨用油墨、以及使用该油墨的记录物和喷墨记录方法。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由于通过现有的标 记方法来对电子部件施加标记时,记录于电子部件的油墨的固化物耐擦 性、密合性、及耐醇性中的至少任一项较差,因此无法耐受实际应用。
在这样的状况下,本发明人等认为使固化的油墨中含有N-乙烯基己 内酰胺同时使其含量为规定量,并且进一步在规定条件下对上述固化物 进行加热,结果能够形成耐擦性、密合性和耐醇性极其优异的油墨,且 能够获得充分耐受实际应用的对电子部件进行标记的方法。
像这样,发现了含有规定量的N-乙烯基己内酰胺、固化后在规定条 件下进行加热处理而成的放射线固化型喷墨用油墨(以下也简称为“油 墨”)能够在电子部件的封装基材或半导体基材上进行适宜地记录(标 记),并且,固化物的耐擦性和耐醇性、以及固化物对上述基材的密合 性中的任一项均优异,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第1本发明如下。
[1]一种放射线固化型喷墨用油墨,其特征在于,相对于该油墨的总 质量,含有5~20质量%的N-乙烯基己内酰胺,该油墨被用于在作为被 记录介质的封装基材或半导体基材上进行记录,并且被附着在该封装基 材或该半导体基材上,被照射放射线,并在150~200℃被加热处理。
[2]根据[1]所述的放射线固化型喷墨用油墨,其中,相对于该油墨 的总质量,进一步含有5~20质量%的多官能丙烯酸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92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彩钢板防水涂料
- 下一篇:高效分解甲醛的腻子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