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栅极驱动电路和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9967.4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9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于子阳;黎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4 | 代理人: | 王春丽 |
地址: | 2153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栅极 驱动 电路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和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画质好、体积小、重量轻、低驱动电压、低功耗、无辐射和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目前在平板显示领域占主导地位。液晶显示装置非常适合应用在台式计算机、掌上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便携式电话、电视盒等多种办公自动化和视听设备中。
图1A为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显示画面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显卡每次将画面数据2的一个帧写入帧缓存器4中,帧缓存器4具有足够的空间来仅仅存储一个帧,然后,帧缓存器4的内容中从画面的顶部到画面的底部按水平行8传送至显示装置6的时序控制IC(Timing controller,T-con)进行显示,显卡再并行地把对应于下一帧的画面数据从画面顶部到画面底部按水平行7写到帧缓存器4中。
目前液晶显示装置的时序控制IC的刷新频率大多设定为固定值,例如60HZ,而在运行大型3D程序时,显卡在处理动态画面时的刷新频率可能大于或小于此固定值60HZ,在大于60HZ时(即第一帧与第二帧画面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1/60s),显示装置的时序控制IC会先显示完第一帧画面,再完成第二帧画面的显示,频率为60HZ。而当显卡在处理动态画面时的刷新频率小于60HZ时(即第一帧与第二帧画面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1/60s),显示装置的时序控制IC显示完第一帧画面后,会再重复显示第一帧画面,直到显卡将第二帧画面写入帧缓存器中;此时第一帧画面的显示时间超过一帧的时间,如果在第一帧画面第二次显示时,显卡将第二帧画面写入帧缓存器,显示装置的时序控制IC会强制显示第二帧画面,而此时第一帧画面的第二次显示还未结束,显示画面上半部分还维持着第一帧画面,而下半部分却被强制切换为第二帧画面,造成显示画面的上下分离,这种现象就是撕裂现象。图1B为一撕裂画面的示意图,如图1B所示,是以第一画面显示字母A,并以接续的第二画面显示字母B为例,欲显示的画面暂存在帧缓存器中,然而,显示装置的时序控制IC的画面更新频率与帧缓存器的画面更新速度不一样,如果第一画面第二次显示时,显卡将第二画面写入帧缓存器,导致第一画面的显示尚未完成,但帧缓存器已更新为第二画面的数据,显示装置的时序控制IC会强制显示第二画面。如此一来,便会有图1B所示的撕裂现象,实际显示时,画面的上半部11显示第一画面的一部分(字母A),但下半部12显示第二画面的一部分(字母B)。
撕裂现象的本质原因是:显示动态画面时显卡向显示装置的时序控制IC发送画面数据过程中,显卡向帧缓存器的写入的画面与显示装置的时序控制IC显示画面不同步导致的,而随着桌面图形处理器和移动图形处理器(显卡)的快速发展,显卡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用户运行大型3D程序的需求会更强,因此画面撕裂现象亟待解决。
在目前的图像显示领域中,为了消除画面的撕裂现象,所采取的方式是:开启显卡的垂直同步功能,即将显卡刷新频率强制限制为与显示装置相同(如60HZ)。而开启了显卡的垂直同步功能,会大大降低显卡的性能,例如会出现掉帧、卡顿等问题,影响了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和液晶显示装置,能够消除画面撕裂现象,提升显示质量。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99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