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坏血酸提高微藻生物量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0888.5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4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国;汤晓玉;祝其丽;邓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2;C12R1/01;C12R1/89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张娟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坏血酸 提高 生物量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和可再生能源领域,涉及抗坏血酸的新用途, 特别涉及抗坏血酸提高微藻生物量的用途。
背景技术
能源危机和水体污染是目前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两大难题。其中,生物柴 油具有可再生、易降解、燃烧后污染物排放低等特点而被认为是理想的可替 代能源,但面临原料来源不足的困境。以微藻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具有油脂 含量高、生长周期短、不占用耕地的优点,不过目前微藻培养的密度较低、 培养成本过高。
另一方面,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大量富含氮磷等物质的有机废水未经 处理就被排放入公共环境中,引发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废水的脱氮除磷是目 前废水处理的一大难题,处理成本较高,并且会造成氮磷等资源的浪费。
利用有机废水来培养微藻,既可以降低微藻培养的成本,又可以达到废 水资源化利用的目的,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但是目前市政废水、食 品加工废水和养殖废水中多含有高浓度氨氮等不利于微藻的生长。目前提高 废水养殖微藻生物量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淡水对废水进行稀释,该方法需要消 耗大量的淡水资源,实际应用价值较低,不利于微藻培养产业的发展。
抗坏血酸(L-Ascorbicacid),又名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1907 年由挪威化学家霍尔斯特在柠檬汁中发现,1934年获得纯品,现已可人工合 成。抗坏血酸具有促进骨胶原生物合成、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 谢、预防心血管病等生物活性。目前未见抗坏血酸与微藻相关的报道,更未 见抗坏血酸提高有机废水中微藻生物量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抗坏血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水合物、 糖苷衍生物提高微藻生物量的用途和一种微藻培养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抗坏血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水合物、糖苷衍生 物提高微藻生物量的用途。
微藻生物量:指微藻在单位体积内的重量。
其中,所述微藻为小球藻属(Chlorella)、栅藻属(Scenedesmus)、螺旋 藻属(Phaeodactylum)、拟小球藻属(Parachlorella)、盐藻(Dunaliella)、 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或布朗葡萄藻(Botryococcus braunii)。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微藻培养方法,步骤如下:
取微藻,接种于氨氮含量为10-1000mg/L的微藻培养液中,加入抗坏血 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水合物、糖苷衍生物,培养5-14天,即可。
微藻培养液:是指能够维持微藻生长繁殖的液体,包括各种废水例如市 政废水、生活污水、食品加工废水、养殖废水包括沼液等和人工配制的培养 基。
氨氮含量为10-1000mg/L的微藻培养液:是指每1L微藻培养液中的氨 态氮的重量为10-1000mg。
其中,所述微藻为小球藻属、栅藻属、螺旋藻属、拟小球藻属、盐藻、 三角褐指藻或布朗葡萄藻。
其中,每升微藻培养液,接种微藻0.1-2g。
接种的微藻是指经过在活化培养基中活化到对数生长期后,离心得到的 微藻,离心的条件可以是4000rpm,2-5min,微藻0.1-2g即为微藻湿重0.1-2g。
其中,所述微藻培养液为市政废水、生活污水、食品加工废水、养殖废 水。
进一步地,所述养殖废水为沼液。
沼液是沼气发酵原料经过厌氧发酵生成的发酵液,它富含氮磷等微藻生 长所必须物质,且氨氮等含量高,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发酵原料多是畜禽 粪便。
其中,所述沼液在接种微藻前进行了固液分离,收集液体部分;
所述固液分离的方法为静置、絮凝、过滤和/或离心。
其中,微藻培养过程中,抗坏血酸在微藻培养液中的浓度维持在 50-300mg/L。
其中,维持抗坏血酸浓度的方法是:接种微藻后,首次加入抗坏血酸, 之后每间隔2-5天再次加入抗坏血酸;
其中,首次加入的抗坏血酸用量为每升培养液加入抗坏血酸50-150mg, 以后每次加入的抗坏血酸用量为每升培养液加入抗坏血酸150-300m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未经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08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